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

蒙眼相亲


日期:
10/10/2011
新闻来源:
联合晚报
记者:
温伟中

蒙眼相亲 他‘看’上她

男生蒙上双眼,看不到女郎的‘美色’,也不能问对方的职业、财务状况和年龄,只能握手交流,用心沟通。(图/主办单位提供)
爱情是盲目的!壮男蒙眼相亲寻伴侣,觅得开朗胖妞,两人说:有机会发展!
乌节中央城周末上演现代版“盲约”(blind date),重新诠释“爱情是盲目的”这句老话,提倡用心寻找真爱,不以貌取人。
活动要男人别只看美色,30名男子蒙上双眼,轮流与30名女郎交谈3分钟,有趣的是,他们在聊天时不能问对方的职业、财务状况和年龄。
经过这样的“真心交流”后,男女互选心上人,女生可列出首选的5名男生,如果“第一选择”也有意交往,就是当天的最佳速配组合。
同样30岁的股票交易员谢福安和营运执行员李翠美,昨天最速配。
这对壮男胖妞配都刚结束恋情,他们彼此欣赏,希望有机会发展。
谢福安说:“跟她聊天很愉快,她很可爱。我认为,男女交往就是要找能共度一生的伴侣,必须相处愉快能沟通。对我来说,外表不是最重要,年龄和薪水也只是数目字。”
完整报道,请翻阅10.10.2011《联合晚报》。

珊顿道骤雨后积水


日期:
11/10/2011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珊顿道骤雨后积水

一场骤雨,新加坡交易所外的珊顿道路段一度积水。(图/新明日报)
昨天上午一场滂沱大雨,中央商业区内的珊顿道一度积水。
公用事业局受询时说,珊顿道在上午8时15分左右,积水一度达100毫米,不过前后只持续约10分钟,接着雨水便消退。
国家环境局受询时也说,昨早的这场骤雨,最高降雨量是48.4毫米。
该局网站指出,自1869年以来,10月的平均降雨量为193.7毫米。
本月前两周的降雨量,预计处于平均水平,或比平均水平稍高。
本区域在这段期间受到西南季候风的影响。其中六七天预计会下雷阵雨,主要在中午前后。此外,其中一两天的黎明前时分和早晨,多处可能会下阵雨和刮大风。

2011年10月4日星期二

《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1971》


历史谬论 与真相 《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1971》打破神话
(2011-10-04)● 黄涓  近日出版的《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1971》对早期新加坡历史提出新见解。作者群根据大量英国、印度、新加坡、美国和澳大利亚5国考古资料和研究文献,披露了一些新加坡从1275至1971年间,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历史跨度近7个世纪。正如本书作者在前言所说:“……本书力图消除多个谬论。长期以来,这些谬论一直深入人心,未受到质疑,以至许多人往往完全信以为真……”
  当年新加坡失陷的原因是什么?过去往往部分被归咎于大炮的方向向着大海,不能掉头瞄准从北方前来的敌军。针对新加坡失陷的原因,本书将加拿大军事历史学家布赖恩·法雷尔教授的研究结果呈现出来,为这一次的战败,提供了另一种交代。
  在过去,人们总是相信,“新加坡是莱佛士发现”的。但目前的另一看法是,在莱佛士登陆新加坡的几百年之前,早在13世纪,新加坡已经是本区域海上贸易要津。换句话说,新加坡在地理、经济及政治战略的重要性并非莱佛士第一个发现。
参考五国考古资料和研究文献
  近日刚出版的《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1971》(亚太图书出版)对早期新加坡历史提出新见解。作者群根据大量英国、印度、新加坡、美国和澳大利亚5国考古资料和研究文献,披露了一些新加坡从1275到1971年间,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历史跨度近7个世纪。
《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1971》翻译自英文原著"Between Two Oceans: A Military History of Singapore From 1275 to 1971"。明确一点说,本书基本上是一部“1275-1971年的新加坡军事史”,但正如本书作者在前言所说:“……本书力图消除多个谬论。长期以来,这些谬论一直深入人心,未受到质疑,以至许多人往往完全信以为真……”
  本书4位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学者,他们分别是加拿大人、美国人、英国人和新加坡人,包括目前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课程的章明舜(Chiang Ming Shun)、自1993年起,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讲授军事史课程的布赖恩·P. 法雷尔(Brian P. Farrell)、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亚研究计划副教授约翰·N.米克西奇(John N. Miksic)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讲师马尔科姆·H.默费特(Malcolm H. Murfett) 。
本书打破英国官方编制的神话
  本书中文版的两位翻译为报界前辈陈新才与张清江。两人出于对历史的尊重与对真相的维护,足足花了两年时间,纠缠在难缠的中英军事、地理与历史名词间,辗转考证、翻译,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陈新才说,英文原著1999年面世后,曾引起英文读书界关注,并因读者看法不同,一度在媒体掀起笔战,对本书赞赏及认同者固然有,持负面态度,甚至口诛笔伐者也不乏其人。陈新才说,他与张清江读了本书之后,觉得此书资料丰富,内容精彩,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著作,对新加坡读者尤其意义深远,于是两人决定将英文原作翻译成华文,让华文读者也能从中获益,了解新加坡早期的历史真相。两位翻译员后来辗转联络上原书作者们,他们对两位报界前辈的执著于文史及热心翻译工作十分钦佩,并以不计版税表示大力支持。
  张清江说,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及可读性是打破了过去英国官方一手编织的神话,让读者能够以另外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新加坡历史。难得的是,4位学者的治史态度都十分严谨,研究工作做得充足,并非信口开河,这也是他展开工作后,一直乐在其中的原因。陈新才说,由于本书基本上是研究新加坡军事史的专著,如果依照英文原书名译为华文,显得学术性太强,引不起读者注意,于是决定把华文书名定为《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1971年》。
新加坡13世纪已是海上商贸要津
  关于新加坡早年在海上商贸重要地位这段历史,由考古专家约翰·米克西奇披露。米克西奇教授在研究过程中,将大量不同源头的片断历史记录结合在一起,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早在13世纪后期,新加坡多半便在区域海上商业贸易里取得了重要地位。米克西奇教授后来在新加坡河及福康宁山上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证实了这个推测。
  从那里出土的13世纪文物,可看出那时候手工制品来源之丰富,远胜过14世纪。因此,从初步证据看来,在13世纪,“新加坡(淡马锡)是一个用来进行某种贸易活动的港口,随着人口的增加,其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米克西奇提出,15世纪之交淡马锡命运之所以会急转直下,是由于马来亚港口马六甲的兴起。但新加坡并没有被完全放弃,其没落     过程一直延续到1511年葡萄牙人征服马六甲之后多年。
  公元1682年至1786年,英国在东南亚只有苏门答腊西南岸的殖民地明古连这个立    足点,当初英国之所以占有这地方,是因为荷兰在西爪哇的万丹港(Banten)建立霸权所引起。一个多世纪以来,万丹一直是亚洲主要的香料市场。
英国人最后选定新加坡
  1685年荷兰人获得万丹对外贸易的专利权,其他的欧洲人全被赶走。英国人虽选择明古连设立另一个商站(土库),但因为明古连远离主要贸易路线,人口又稀少,天然资源寥寥数种,令英国人深感失望。
1818年英国增进繁荣的计划,依赖于对华贸易的扩展。从英国的印度属地到中国的航线,中间须经过东南亚海域。1818年莱佛士被派到明古连去,他于1819年在马来半岛以南寻找一个殖民地,保护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和中国之间正在扩展的贸易通道。  莱佛士起初选择在马六甲海峡以南发展英国基地,他先后看中过邦加(在苏门答腊岸外)、民丹、卡里摩岛(两岛都属于廖内群岛),以及婆罗洲西海岸的三发和坤甸一带地区,最后却选定新加坡,并于1819年1月29日首次在新加坡河口附近登岸。
日军首次登陆与细菌研究中心
  陈新才说,《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1971》也披露一些过去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史料,例如1860年,英军司令埃尔金(Lord Elgin)统领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还下令烧毁圆明园,当时战舰在新加坡补充供应品开往中国,还从新加坡派炮兵加入英法联军。1862年埃尔金升任印度大总督,目前新加坡连接大坡与小坡的埃尔金桥仍然以他的名字命名。
  本书也让读者知道,原来日本军队早在1915年就曾登陆新加坡。
1915年2月发生的印度兵哗变,英国靠日本和其他力量才平息叛乱。
  在镇压过程中,锡克警察、新加坡义勇军、一队柔佛武装部队(由苏丹亲自指挥)和来自“卡德摩斯号”军舰的海军,增援了正规部队和武装的欧洲人。杰拉姆上将一听到兵变,便打电报给附近的船舶求救。
  日本领事招募了190名日本特警,和来自日本巡洋舰"Otawa"和“对马岛丸”的149名其他水兵、来自法国巡洋舰“蒙卡尔姆号”的法国水兵以及俄国船“奥摩尔号”的俄国水手一起,搜捕叛军。日本派出了339人,是人数最多的外国部队。
  参加的日本人当中,有一个名叫塚田(M. Tsukada)写了一本书,记述自己在新加坡的逗留经过。
  该书1916年3月在东京印刷出版,记载了塚田本人对这次兵变的叙述,书中行文“有趣”,如书中叙述,印度人“就像小孩子,脾气好的时候很容易相处,愤怒时却像猛虎或魔鬼”。又说,“马来军官遇害后,马来士兵们逃掉。15日晚上马来警察害怕极了,不敢出门。马来人缺乏战斗力”,印度兵“确实野蛮”,得由英国人和“毫无组织的义勇军”来应付。
  又说:“总督亲自打电话给日本领事,告诉他英国人应付不了局面。日本人于是决定招募义勇军,订下4个条件。他们只助守卫市区,应当获得和英国义勇军同样的待遇。此外,日本义勇军只在日本军官指挥下作战。最后,他们只作战到日本军舰到来。”  塚田还高兴地指出,英国人“不久前还很傲慢,如今却垂头丧气,收起翅膀,万分喜爱我们。谁会变得那么可怜吗?2月16日上午8时,300名日本人在领事馆面前集合,荒木和退休中尉、担任过日本海军前军医处处长的铃木检阅了队伍。由退休中尉和田发号施令,上午10时把他们送到义勇军总部。退休的日本士兵成了义勇军队伍的组成部分,穿着不同的衣服。他们排列得整整齐齐,显得那么勇敢,使阿瑟爵士决定派他们到巴西班让作战。”
  更惊人的是,本书也披露,日治时期,日本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内设立了最高机密研究室,称为“南方军第一号中央病理学研究实验室”,这是日军最大的细菌研究中心之一。曾有日方相关人士证实,1944年,日本曾用货运飞机运了3万只老鼠来昭南岛。
新加坡为何失陷?
  当年新加坡失陷的原因是什么?过去往往部分被归咎于大炮的方向向着大海,不能掉头瞄准从北方前来的敌军。英国军方传说把澳大利亚武装部队说成是“胆小的乌合之众”,在日军逼近时逃之夭夭。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人也指责丘吉尔、白思华和整个英国军事权力机构说三瞒四。
  针对新加坡失陷的原因,本书将加拿大军事历史学家布赖恩·法雷尔教授的研究结果呈现出来,为这一次的战败,提供了另一种交代。
  "Between Two Oceans: A Military History of Singapore from 1275 to 1971"最初于1999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重印。2005年,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Singapore) Private Ltd在新加坡出版,2011年由Marshall Cavendish Editions出版第二次版。华文本是按照Marshall Cavendish Editions的第二次版翻译。
(《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1971》各大书局有卖)

走一趟海上丝绸之路


走一趟海上丝绸之路 游海事博物馆及水族馆
莫美颜 报道(2011-10-01)

海事博物馆及水族馆策展人吴毅慧:公众可通过互动式活动了解历史。

  本月15日正式开放的海事博物馆及水族馆(英文简称MEMA),以丝绸之路探秘为主题,介绍郑和下西洋的经历,让参观者感受海上探险。它也陈列了复制的中东9世纪独桅帆船。另外,博物馆中还有15世纪沉没的巴高沉船文物,以及13至19世纪的淡马锡考古收藏。
  摄影/李白娟
  坐落在圣淘沙名胜世界海滨坊,即将在本月15日正式开放的海事博物馆及水族馆(英文简称MEMA),是新加坡首个以海上丝绸之路探秘为主题的博物馆。它的独特设计将让走进博物馆的公众,仿佛走入时光隧道,回到航海史上的光辉时代,感受海洋探险的传奇,以及亚洲与中东之间海上贸易的欣欣向荣。
  海事博物馆的外观是一个用钢筋和玻璃打造成的船体。公众可通过模拟历史现场、互动式活动、纪实短片及文物展,登上仿古帆船探索历史,体验耳目一新的博物馆之旅。

马斯喀特之宝。

靠近郑和“宝船”
  踏进海事馆及水族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艘巨大的“宝船”,它约有三楼高,是按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下西洋船舰的舰首尺寸所建造。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探险家,他七次奉命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郑和的航海活动不仅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海事博物馆中,公众可以通过开放式剧场放映的动画片,回顾郑和下西洋的经历。
  宝船旁是一个模拟露天市场,它再现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沿途所经过的港口,如越南的归仁、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的巨港、斯里兰卡的加革、印度的古里、伊朗的忽鲁漠斯、肯尼亚的马林迪等港口市集的繁荣景象,并把这些港口的传统文化特色,诸如越南的水上木偶戏、东非的制鼓技术等展示在公众眼前。

三层楼高的郑和宝船。

9世纪独桅帆船
  宝船后面是一艘复制的9世纪独桅帆船——马斯喀特之宝(Jewel of Muscat),那是阿曼苏丹国赠送给新加坡政府和人民的礼物。这艘帆船将永久在海事博物馆展示,让公众了解其建造过程以及它从阿曼抵达新加坡的历史性航程。
  博物馆内还有一个“台风剧场”,在这个150个座位的360度多媒体剧场内,参观者将在一艘驶往阿拉伯半岛的船上,经历一段冒险旅程,感受风暴来袭时船只剧烈倾斜的刺激。
“探秘”的体验
  圣淘沙名胜世界景点部(西区)总监霍金(Jason Horkin)说:“我们希望这个博物馆能成为一个让公众前来共同学习和体验的地方。我们在规划阶段投入大量精力,努力营造一种‘探秘’感,让展出具有互动性,激发参观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淡马锡收藏展展品

  互动性展出项目包括一个虚拟乐器组合,当中的乐器来自不同地方,如印度的西塔琴、伊朗的扬琴和肯尼亚的邦戈鼓。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演奏”某个乐器,或“混搭演奏”多种乐器,并把谱成的乐曲电邮给自己。
巴高沉船文物
  巴高沉船文物是海事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巴高沉船是在本地区海域沉没年代最久远的中国制造船只之一。
  巴高沉船事件发生在15世纪,那时期在海上航行的还有郑和的船队。根据文物推断,这艘船是乘东北季候风出海,从中国南部出发,途经泰国,目的地可能是爪哇的港口。这证明中国人当年已参与东南亚的贸易活动。不幸的是,船在南中国海与爪哇海之间的航道上沉没。
  海事考古学家在巴高沉船上打捞上来的文物约有1600件,海事博物馆整批把它买下并分批展出。论文物数量,巴高沉船文物以泰国陶瓷为最大宗,主要是素可泰和宋加洛器皿。
  海事博物馆策展人吴毅慧说,从这些陶瓷的外观、数量、种类来看,当时泰国的陶瓷工艺已相当发达,器物包括大型的坛子、军持——一种有口无炳,用来盛圣水或酒的壶。最特别的是一个海龟形军持。吴毅慧说,海龟也许是泰国地方的一种图腾,是区域文化的一种反映。
  除了泰国陶瓷,中国陶瓷是巴高沉船文物中数量第二大的物品。巴高沉船发生在明代实行海禁期间,从船上发现的中国陶瓷说明,海禁期间仍有中国陶瓷流出海外,它们大部分来自广东窑系,以褐釉或黑釉器皿为主。这些陶瓷制品主要外销到东南亚,但无论工艺水平或产量都远不如龙泉(在今天的浙江境内)的青瓷以及景德镇的青白瓷。

巴高沉船文物中的的铜钟。

  巴高沉船也发现一批不属于商品的物件,包括碗、磨石、手推磨、三足香炉、钳子、铜镜、灯具和砚台、铜钱、锡器、铜钟等。让后人可从中窥探到当年船上生活的风貌。
  其中刻有永乐字样的铜钱格外引人注意,因为这是沉船时间的重要物证。除了永乐铜钱,船上还发现明代开元皇帝时期以及南北宋时期的铜钱。吴毅慧说,这证明不同年代的货币在当时是通用的。
淡马锡考古收藏
  海事博物馆也展出一名私人收藏家所珍藏的一批淡马锡考古收藏。这批文物可追溯到13世纪。吴毅慧说,这批文物让公众重温关于新加坡的一段历史:于13世纪晚期被发现的淡马锡,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点,13世纪以来就是重要的转口贸易口岸,在区域贸易的地位举足轻重。
  淡马锡收藏展展出13至19世纪的青瓷、白瓷及粗炻器,还有铜钱、黄金和玻璃珠,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半宝石、玻璃手镯、红玉髓珠、布料和泰国素可泰及宋加洛陶瓷。这些都是淡马锡进口的商品。其中青瓷、白瓷及粗炻器的装饰风格和烧制工艺,跟廖内群岛出土的同类器物很相似。苏门答腊的巨港和东北海岸的中国城,还有吉打州南部的布秧也有类似发现,这显示了区域贸易网络的存在,以及淡马锡在东南亚贸易网络上的地位。
  当年的淡马锡不仅贸易活动频繁,本土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从展出的收藏品证明,淡马锡已有生产陶锅、陶罐、铜鱼钩、铜丝线的作坊。人们也懂得把中国生产的玻璃瓶混合罐子碎片溶化后制作物品,如玻璃手镯。福康宁山出土的坩埚和黄金碎片,就是用来制作首饰的器具。
《联合早报》
(编辑:张燕玲)

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

武吉知马私宅区发现 先驱陈桂兰妻墓

日期:30/09/2011 新闻来源: 联合晚报 记者:吴俪欣
 
武吉知马私宅区发现古墓,竟属于新加坡先驱陈桂兰的妻子!

武吉知马祥端道(Sian Tuan Ave)的私人住宅附近有一片草地,杂草丛生。谁知,在这片草地上,竟有一个1890年建成的古墓。

亚洲超自然侦探协会(API)创办人吴安龙昨天中午12时,发现这个约1.4米高和20平方米长的古墓。

吴安龙说:“我们接到通知,得知这里有古墓,于是特地来查探。”

发现古墓后,他立刻拍下照片,电邮给哥哥吴安全,之后两兄弟分工合作,追查古墓往生者的资料。

吴安龙通过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网站查询土地资料,哥哥吴安全则负责研究古墓。

经过短短6小时后,他们发现这个古墓属于新加坡先驱陈桂兰的妻子。

古墓刻着“銮井”两字,是“陈”姓宗族名称。据吴安全的分析,古墓上的名字是陈桂兰妻子的谥号,也就是外号。

古墓上左侧刻着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的名字,如儿子顺金(Tan Swee Kim)和秋金(Tan Soon Kim)。

吴安全说:“根据坟墓上儿女的名字,我们可以确定坟墓就是陈桂兰的妻子。”

武吉知马私宅区发现属于新加坡先驱陈桂兰的妻子的古墓,墓碑刻着“陈”姓宗族名称、陈桂兰妻子的谥号和儿女的名字。(图/吴安龙提供)

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

来自翠兰岗的一本纪念册

  人生来到这个阶段,所有的荣辱得失已不重要,何不重拾赤子之心,只享受重续前缘的愉悦。
  来自翠兰岗的一本纪念册,因一位前辈文友的善意,让我捧在手中。一页页地翻看,我虽不是养正人,也为其中的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动容。
  这不是一本真正的纪念册。真正的纪念册,是我们老一辈的人在学校毕业时,让老师和同学留言,赠画,乃至贴上照片的小册子,都是属于个人的册子。这本纪念册,却是属于养正小学1950年毕业那一届全体同学的,称之为纪念刊或许更“正确”,但在我看来它更有纪念册的特质。
   非养正人遥望旧养正的一段昔年岁月,为何会动容?我想,主要是因为这是一段过去了,失散了,却又再次拼合的岁月。日学部与夜学部同学在1950年小学毕 业,雏燕分飞,一个甲子过去了,他们母校的原址早已面目全非,他们也都年事已高,部分同学却依然聚会。其中几位更携手收集过往资料,精心编制了这本册子, 重现当年情景与60年沧桑。
  纪念册内所展示牛车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面貌,很贴近我心。我虽不读养正,却如同许多养正人一样,在这个地 区长大。其中一幅“珍珠巴刹”照片,使我想起1966年举家搬到珍珠巴刹斜对面店屋居住,我插班公教附小。巴刹内的“扬子江”商店,是买新校服的地方。印 象更深的一件事,发生在一年后的圣诞节。早上起床,听到大人议论纷纷,原来夜间一场大火,已将珍珠巴刹化为灰烬,而我犹彻夜酣睡。
  看似 “耐久”的建筑物可被大火烧毁,也可被更难抵御的“再发展洪流”吞没。养正学校老校园里,前人好不容易构筑栽种的砖瓦草木,便被吞没得一点不剩。看册中显 示校园内巍巍耸立的八角亭,古意盎然的图书馆,还有操场边上的参天古木,这其实是个不寻常的校园,如今荡然无存,使人不禁掩卷叹息。但说“一点不剩”、“ 荡然无存”也不正确。原来尚有原大门处的四级石阶幸存,被养正校友成功申请为国家文物。此事记载于纪念册中。
  小小一本纪念册,就像一个 纸上博物馆,展现许多珍贵文物。包括当年校董、校长与老师的照片,师生的团体照,学生的课本、歌谱、练习簿、毕业证书,以及该届全体毕业生名单。极其感人 的,是一些校友至今尚收存,当年师长们写在他们个人纪念册上的墨迹。“老师们在纪念册上留墨宝和赠言,是我们一生的座右铭。”60年后回首大半辈子走过的 道路,校友们如此看待这些赠言。
  60年岁月,将昔日的孩童都转化为老者。在“同学们的今与昔”的个人页中,各人将求学时照片与现时照片 并排,并写下感言。他们绝不提任何个人成就,只为流逝的时光、长存的友谊,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写下心里话。诚然,人生来到这个阶段,所有的荣辱得失已不重 要,何不重拾赤子之心,只享受重续前缘的愉悦。
  “昔年共读此黉宫/今日相逢古稀翁/有缘见面不相识/再会已是耄耋公”纪念册末的这首七绝,配合八角亭建筑旧照,就像一首小品乐曲,将这群养正人同窗 共读而后分道扬镳,再于黄金年华有缘共聚的一段温馨经历概括出来,再次触动我心弦。且以这篇短文,向他们献上真诚的祝福。

(2011-09-24)● 虎威   六弦琴

咖啡山寻找邱菽园的墓园

年年新绿到天南 在咖啡山寻找邱菽园的墓园
(2011-09-23)● 邹璐
蔓生的藤蔓、荒草和蕨类把整个山坡都覆盖了,草丛很深,没过膝盖,隐约看到一些散落的墓碑掩映在草丛深处,放眼望去,还有几棵高大的雨树,凤凰木,也都是很有年头了。
  王清建领头走在前面,外祖父去世那会儿,他才刚刚出世不久,外祖父1941年12月1日卒于加东东滨小阁,那是一家小旅馆,就在今天安珀路中华游泳池附近,这是他自从破产之后的第五个迁居地,而今年王清建自己也是70岁的人了。
5000个坟墓面临迁移
   接近中午时分,咖啡山很安静,这里没有车也没有人,有的是漫山遍野沉睡了几十年,甚至百多年的墓茔荒冢,报纸上说,这里总计有超过十万个墓地,由于城市 规划的需要,将有超过5000个坟墓需要撤除,将有这么多沉睡已久的灵魂被惊扰,面临迁移的“折腾”,不过草丛中那些不知名的虫子是毫不知情的,早上下了 一场雨,雨后天晴,碧空万里,空气格外清新,虫子们的鸣唱也格外大声。
  我们已经趟着没过膝盖的荒草走了至少三十多米远,还是没能找到王清建外祖父的坟茔,草很深,完全没有路径,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踉踉跄跄往前摸索,有时候一脚踏上去感觉不是松软的草丛泥土,而是墓地的台阶只好在心里默念一句:“打扰啦”。
  王先生在前面拨开草丛树枝查看了半天,一边嘟囔着,我们走错了,不是这一边,应该是在另一边。然后他站直身子仔细环顾一下周围,开始小心地向左边更深的草丛中转移,于是我们也跟随了他继续在草丛中跋涉,早上的这场雨下得很大,以至于我们的裤管都被草上的积水溅湿了。
邱菽园接济康有为
   王清建是谁?他的外祖父又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看一个70年前的墓地。可能已经有人想到了,是的,他的外祖父就是被誉为“南国诗宗”的“新 加坡唯一的举人”邱菽园,当年康有为亡命天涯,慌不择路,忽然鸿雁传书并有千金相赠,令他感激不尽,终生难忘,因此写下“九州横睨呼谁救?只有天南龙啸声 ”,其中的“天南龙啸”就是指的邱菽园。
  邱菽园,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11月10日)出生于福建漳州海澄,八岁时初来新加坡,菽园 的父亲邱笃信,字正忠(正中)略识诗书,在新加坡做米郊生意,店铺名为恒春号,就在今新加坡河畔大华银行的位置上,恒春号人们也许并不陌生,当年菽园重金 接康有为南渡,有一段时日,康有为就是藏身在这恒春号楼上的“客云庐”,那一段东躲西藏,惶惶不见天日的时光令这位国师“忧心惨惨,百感交集”,只好苦中 作乐,推开小窗看到新加坡河口停泊的无数舯舡,好像梦回故乡河边,于是诗曰,“小桥通海枕波流,两岸千家数百舟,廿载银塘旧山梦,忘情忽倚澹如楼”。
名士作派 自建生圹  说回邱菽园,在他14岁那年(1888年),他回到家乡海澄新安,并参加童子试,1894年,正是甲午风云的那一年,他又参 加乡试中了举人,随后因为父亲去世,他再次来到新加坡,父亲留给他百万家财,虽然与其众多兄弟们共同继承,但因为族中属他的学问最好,所以有关继承产 业,“惟以菽园为当事人”。
  菽园名士作派,风流倜傥,“富资财,好义侠”,关于他的故事洋洋洒洒,不胜枚举,不幸34岁那年秋天,忽然 狂风扫落叶一般,他竟然宣告破产并险些惹上官司入狱,不免“入耳苍凉百感生”,恰也是这样的变故,更让人感佩他是骨子里的“名士”,其后岁月他做过《振南 日报》《星洲日报》的编辑,还担任过中华总商会和漳州会馆的秘书,正如他的《中年》诗曰,“少日飞骞壮嗜奇,中年哀乐付琴丝,生何如死凭翻转,富不能贫是 大痴,竟忽罪言伤杜牧,最怜修道学微之,千金屡散近千古,便到千龄也可知”。
  千龄可知不可知尚未可知,1937年,当他64岁时,虽然 贫病交加,却潜修佛学,“有诸内必形诸外”,反而安然自处,“理可顿悟,事当渐修”,就在前一年,跟随他44载不离不弃的夫人陆氏去世,他把自己的一颗“ 坠齿”放入棺中随同埋葬,并在这一年在咖啡山为自己选好墓地,造了一个坟墓,活着的人为自己预建坟墓,称作“生圹”,他似乎毫无忌讳,还和他的女儿女婿一 同在坟前合影留念,潇洒得很,照片上他的女儿女婿就坐在生圹左边厢,他则盘腿坐在右侧,他的那个坐姿怎么如此熟悉,终于想起来了,22岁那年,他留了一首 诗给新婚的陆夫人“卿画娥眉我画山”,然后就去北京参加会试去了,会试落第,他漫游上海苏州,在苏州旅店拍下一张照片,正是一样的坐姿,只是那时他是令人 称羡的“邱玉笛”,长衫飘飘,手执一管洞箫,如有清音袅袅,而64岁年纪,既有“后来冷眼独严滩”,也有“为悯世寒筹卒岁”,所以才会自建生圹吧。
掘坟移墓工程即将开始
   我们跟在王先生的背后继续向草丛深处摸索,“到了,到了,就在这里。”王先生招呼着,“我每年至少清明节一定会来一次,很难找的,我敢保证下次来还是会 迷路,可是也是奇怪,就在你找呀找,找不到着急迷路的时候,好像有人指点一样,就认得路了,一定找到的。”说完王先生笑起来,并用手掌拍了拍额头,好像恍 然大悟的样子。
  邱菽园的墓园终于找到了,的确难以辨认,如王先生所说下次来一定还是要迷路,这里距离停车的大路有一段距离,荒草覆盖,无径可循,勉强算是一点记号的是右手边有一棵高大的雨树,左手边有一棵正在开花的扶桑,大朵孤艳的大红花在绿色背景下“鲜艳欲滴”。
   邱菽园的墓园和七十多年前的生圹形制完全没有分别,只是感觉上,从前的生圹开阔疏朗,如今几乎被荒草杂树淹没而一片萧索落寞,这也是自然,正如当年邱菽 园生圹做成,还为此做诗一首《自题丁丑生圹》写道,“海山天地筑仙龛,埋骨犹能跃剑潭,日下三征终不起,星洲一卧忍长酣,飞花恍悟前身蝶,抚碣思停异代 骖,弗信且肴坟草去,年年新绿到天南。”品读再三,不禁感叹,竟是如此生动准确,如眼前所现。
  咖啡山附近的道路建设工程即将开始,最迟 明年第四季让路搬迁,掘坟移墓工程也就开始了,寸土寸金的岛国这几乎是势在必行,无以阻挡。当年的乌节路、碧山、中峇鲁等都是华人的义山坟场,无不遭遇变 迁改造,才有了今天破旧立新,改头换面的崭新景象,而城市的变迁在夷为平地的同时也正让我们失去更多不可复制的遗址、遗物、历史遗迹,这让我想起文史研究 的前辈陈育崧在他的书中所述,“虽然物质建设是建国成就最大的表现,但精神建设要靠文物的保存和积累来确定信史,坚定人们的爱国信心,延续先人筚路蓝缕的 脚步前进。他们流汗流血,留下来宝贵的踪迹,应该重视。先人的遗爱,应该永保勿坠。”先生又说,“我们应该把考古计划,结合着经济建设的高潮,做好历史工 作,确立我国的信史才是。”几十年光阴荏苒,先生的话言犹在耳,历史竟是如此相似,现在我们同样可以搬出先生当年的谆谆教诲,只是不知有几人“颔首”,几 人“藐藐”。

2011年8月10日星期三

什么是“新加坡精神”?

(2011-08-09)● 陈紫筠 报道
每年国庆日,总少不了振奋人心的主题口号,今年也不例外。
“前进吧!新加坡精神”,短短一句话八个字的标语,听之以耳让人精神抖擞。不过平复情绪后,你是否听之以心,消化其中的信息?
“新加坡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可深可浅,涵盖的范畴广泛,每个人都因不同的身份地位、经历、年龄及教育背景等,产生各式各样的解读。国庆日之际,让我们走入社会名人及公众的内心世界,尝试探索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新加坡精神”,从中理出一个头绪来!
小学时每个清早在半睡半醒中脱口而出的信约,就可嗅得到一缕缕“新加坡精神”的气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郑文祥(24岁)认为,这种属于国人的精神,指的是实现一个公正平等社会的生活体验。
他说:“我来自一般普通家庭,父亲是保安人员,月入1000多元,但却能够凭实力和努力,获得好的教育和机会。‘新加坡精神’就是一种以任人唯贤为基础,不问出身或精不精英,在各个领域达成理想的冲力。”
郑文祥三年前领取陆路交通管理局的奖学金,到伦敦帝国学院念书。
还是对“精神”这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一头雾水?交通部兼财政部政务部长杨莉明以两起具体事件为例,说明国人如何把“新加坡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她认为2003年爆发的沙斯危机是个一个好例子,当时全民在充满未知的大环境中,通过不同方式互相扶持,体现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另一起决定性事件距离现在较遥远,发生在1969年。当年英国军队撤离新加坡,国人在经济条件欠佳、消费能力低的环境下,为国家奠定稳固的基础,走出阴霾。
她说:“国人敢于突破局限,多年来一直展现着‘新加坡精神’。这种不屈不挠的团结精神是可嘉的。”   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这种团结精神将面对什么挑战呢?
杨莉明说:“近来辩论频率和覆盖面变广,有辩论是一件好事,但是辩论后要努力取得共识。如果过程中出现分歧、变得感性或不理性,那对国家来说是非常可惜的。”
她认为,在应对未来的挑战时,这种团结精神绝对不可以放弃。
新移民蔡汶澍(23岁)同样赞成,“新加坡精神”是一种勇于叩门,取得新突破的动力。他表示,今年第一次有机会投票参与建国事业,让他更深刻体会其中的意义。
蔡汶澍出生于台湾,从小在新加坡接受教育,三年前完成国民服役后成为新加坡公民。虽然不住在反对党管理的选区,但他最近刚参加由工人党举办的阿裕尼后港市镇理事会标志设计比赛,要发挥艺术才能为国家一角出一分力。
迎接国庆日当然也少不了红白装饰物,后港区准备就绪,处处高挂国旗和红白点缀品。
该区议员饶欣龙受访时说,其中一些装饰物并不是新添购的,而是采用去年的材料加以重新设计。
他说:“虽然布置并不庞大,但后港区居民对国家的热爱并不少。我们的心跳是一致而且强烈的,对这一区在国家发展前景中所扮演的特别角色有所共识,打造一个更平衡的社会,就是我们所展示的‘新加坡精神’。”

外国人又如何诠释“新加坡精神”呢?
26岁的翁梅一曼(Aung May Yimon)来自缅甸,在本地读书及工作已三年多的她接触过不少新加坡人。   她说:“我来自的国家有多 达135个大小民族,不时有权力纷争及暴动。反观新加坡,四大族群能够和睦相处,依我看来,是因为人人都享有平等条件,自我发挥。这就是我所欣赏的‘新加 坡精神’。”问及提到新加坡就会联想到什么代表物,翁梅一曼不假思索地说:“胡姬花和鱼尾狮!”
至于有什么食物可夺得“最具新加坡特征”的殊荣,贸工部政务部长张思乐说,一些比较受国人欢迎的食物如虾面、辣椒螃蟹、椰浆饭都很有代表性,常常让旅居国外的新加坡人倍感思念。
他表示,吃着本地食物会想起与朋友家人度过的欢乐时光,勾起难忘的回忆,而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动人故事。这种心系国土的情感承载着满满的“新加坡精神”。
让张思乐魂牵梦萦、启发他个人“新加坡精神”的食物又是什么呢?
他大笑一番后说:“应该就是宏茂桥一带的肉脞面,我吃完饱足后,真的感到非常有‘精神’!”
今天是国庆日,当你看见一面面迎风飘动的红白五星弯月旗,听着一首首爱国歌曲,不妨也有感而发,用心去体会“新加坡精神”吧!

李廉凤 斜风细雨不须归


“斜风细雨不须归”,早年南来的李廉凤,度过斜风细雨的一生后,将在人们的缅怀中安眠在这一片她热爱并贡献过的土地。
本地双语作家李廉凤逝世前,刚将《两片灵芝》(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改写成英文版"A Daughter Remembers",开心得很。她已做完最后的校对,敲定书的封面,370页的著作将在下个月出版。
本来配合这本书的出版,李廉凤与长女何明方双双受邀于10月的“新加坡作家节”发布此书,“现在当然没有机会了”,也是这本书主编的儿童文学作家何明方说。
' class=
将在下个月出版的"A Daughter Remembers"封面。(出版社提供)
出版该书的Marshall Cavendish副出版人Violet Phoon透露,这一年多来李廉凤很开心地把《两片灵芝》翻译成英文,间中不时询问女儿明方的意见,特别是家族事件的时间地点详情,到后来几乎重写了一 半。本来李廉凤对母女俩第一次以作家身份同时受邀出席新加坡作家节,有机会互相切磋讨论对方的著作,很是兴奋,不料世事无常。
Violet Phoon说“何太太文笔风格轻松,偶尔蛮感性的,在回想父母亲的分离时流露了非常温柔和敏感的一面”;她对这位88岁女作家的印象是“如此聪明伶俐,充满活力,对于自己的写作兴致勃勃”。
晚年总是一身碎花裙与球鞋的李廉凤,出门不忘搽上唇膏,对世事人情充满好奇心,爽朗个性与笑声,直言不讳的作风,令亲朋好友与许多艺文圈人士永铭于心。
■对父母婚变的心结化为文学
李廉凤原籍湖南长沙,1923年5月8日生于上海。她在美国加州密尔斯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原在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做研究生,但她对科学救国的热情,终不 及对文学的喜好,于是转入康奈尔大学念英国文学获文学硕士,并在康乃尔大学与读农业学硕士的何日华相恋。婚后在纽约工厂任职化学室,1948年偕夫去泰 国,从事薯条粉、面粉等生意。何日华是新加坡驻泰国、欧盟、西德大使,也是华昌国际集团主席,1999年逝世。
' class=
李廉凤(前左一)早年与父亲李国钦(后左二)及同父异母的姐妹在纽约。(图片取自《两片灵芝》)
李廉凤育有两儿一女,都是一方英杰。而她的父亲李国钦博士是早年旅美华商领袖,纽约自由女神像基座的铜牌上刻着他的名字,美国国会图书馆内挂着他的肖像。母亲罗步歌生于清末,静娴淑婉,知书达理,深受传统文化熏陶。
生长在开明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又出过洋见过世面,李廉凤是那个年代非常少见的先驱女性,本该生命完满无缺,不想她一出生就遭遇父母婚变,父亲在纽约,母亲在上海,16岁之前她没被爸爸抱过,也从没看过父母一起出现。
“我的父母是怎样的人?他们怎么看待彼此?他们为什么会属于两个世界?”堪称她代表作的《两片灵芝》,是作者晚年对这个生命叩问的回应,通过两片灵芝牵 引出一个家族的百年颠簸史,从湖南到上海、香港,从中国到美国、缅甸、泰国、新加坡……跨越几个时代的地域场景,串起众多人物间的亲情矛盾,和家族事业的 兴起、发达至衰落。
曾有人评论此书的独特在于“是很少见的以追索父母婚姻关系真相为主旨的作品”,作者“毕生的追问‘不屈不挠’,因为痛苦,所以动人;也因作者试图深潜双亲内心探究他们的灵魂,而超越了男女关系的私人恩怨,有了时代的、人性的深度。”
在"A Daughter Remembers"扉页,李廉凤这样题:入境问俗李白杜甫,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生前正写个人回忆录
李廉凤才华早露,13岁住在上海时,便以罗芷笔名写了《日晖桥头》参加由茅盾主编的“中国一日”征文并入选。从1951年开始,作品发表于《论语》《宇 宙风》《南洋商报》等报刊。早年著作包括小品文与短篇小说集《打抱不平》(1961)。翻译美国作家Desmond Morris的“Naked Ape”(《裸猿》,1971),也让作家很得意。
' class=
1943年,李廉凤和何日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校园里。(图片取自《两片灵芝》)
李廉凤写完父母的情感故事,原本计划写个人回忆录,却成一件未了心愿。她生前正在撰写名为《斜风细雨九十年》的回忆录,准备明年出版。来自上海,在本地 居住多年的剧作家乐美勤,上个月被李廉凤找去吃晚饭,“讲讲上海话”,听她提及写书计划。“何太太说她这一生蛮顺的,不是暴风骤雨而是斜风细雨,这书名来 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她一如以往谈笑风生。她很念旧,几年前曾到上海寻找出生的‘红房子医院’和旧家武定路的 花园洋房。”
■唯一在中英文报章都写专栏的作家
李廉凤相信是本地唯一在中英文报章都写专栏的作家。她在 《海峡时报》写的双语专栏《竹叶青》(Bamboo Green)长达十几年,从1979年到1984年,1990年到1998年。“牵线人”吴元华说,李廉凤是当时公认精通双语的作家,文笔非常流畅,栏名 “竹叶青”具中华色彩,她善于用说故事方式轻松介绍中华文化,引起很大回响。
《联合早报》前副总编辑吴元华过后邀得李廉凤在本报写专栏 《海藻》《雪泥鸿爪》,后者从1998年至2009年,以回忆录式生动笔调写她嫁来南洋,与外交官与企业家丈夫何日华鹣鲽情深,周游列国等丰富多彩的往 事。他说:“据我所知,她是唯一定期在中英文报写专栏的作家,非常了不起。”
曾为新加坡博彩公司“艺术基金”主席的李廉凤,是本地许多艺文活动的幕后推手,捐钱出力耗心血,不遗余力。身材娇小的她是剧院的熟悉身影。对中英文剧场人士来说,他们最“怕”的事是:演出隔天一早就接到何太太来电,针对演出发表个人观感,爱恨分明,直言不讳。
常跟李廉凤吃饭的剧艺工作坊董事经理郑东说:“何太太作为艺术赞助人士,很有天分,非常大方地分享她对艺术的热爱。她不只写富有启发性的中英文剧本,也 紧跟艺术家的创作,关心剧场发展方向,这一切都发自真心。她随时会来电问很多问题,关注剧场整体发展状况,不只是出钱而已,还包括她可以做什么。即使身体 状况不好,也还处处关心。我现在还仿佛可以听到她的声音。”
' class=
李廉凤(第二排中白衣者)与子孙的全家福,摄于墨西哥。
李廉凤在1954年写的英文三幕剧“The Sword Has Two Edges”,取材自《三国演义》,可说是本地第一本取材中文古典名著的英文著作。她对1536页巨著中,仅有16页描写貂婵感到不满,不平而鸣,重新为 有血有肉的貂婵立传,流露其女性主义思维。
这出戏1977年由实验剧场俱乐部首演四晚,剧艺工作坊在1990年代举办回溯1960到 1990年代的“新加坡剧作节”时,由已故导演张家庆再度搬演。从小看《竹叶青》专栏学中文长大的郑东说,几年前与该团导演王景生怂恿李廉凤继续写英文剧 本,她受武则天启发、探讨两性关系的剧本,写了好几幕。其他剧场人士也说,她脑里的创作从不停息,想写的剧本题材人物还包括蔡文姬。
不 服气朋友说她“只能用英文写剧本,不能用中文写剧本”,李廉凤动笔写了三幕剧《晚来风急》,参加1978年文化部主办的“剧本创作比赛”,结果得了头奖。 她笑说这就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剧于1981年12月在维多利亚剧院公演两晚。这部写实剧描述祖孙四代同堂的组屋生活引起的“代沟”问题。李廉凤 也是早年新广电视剧《雾锁南洋》顾问。
■创办“廉凤讲座”推广文化品味
平日爱逗乐朋友、妙语如珠的李廉 凤,即使创办讲座,也讲究日常生活中的“小儿科”——趣味。她2001年捐出50万元设立“何日华亚洲领袖公开讲座”基金。2003年再捐献50万元给新 加坡管理大学,设立“廉凤讲座”基金,通过重于日常之趣事的讲座,向公众推广对艺文的认知。多年来已邀得多位海内外著名艺术家、文化人和学者主讲,包括: 北京大学考古学家徐苹芳教授、中国敦煌研究院樊锦诗教授、中国作家白桦、章诒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周质平教授、中国明代家具专家和工艺美术学者濮安 国教授、台湾阳明大学洪兰教授等等。本报是“廉凤讲座协办单位。
廉凤讲座委员会委员之一、文化工作者袁旔是李廉凤长达29年的“饭友”。她形容李廉凤是“有直,有谅,有多闻”,很有义气的朋友,“除了出国,每天中午跟她吃饭,从中年吃到老年,吃了29年。”
袁旔说:“何太太富有真知灼见,观察世情一针见血,我往往以为自己赶得上了,却还是赶不上。她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她走后,我有很深的失落感。”
熟悉李廉凤身影的艺文界人士恐怕得失落一阵子了,或更久。

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

“黄埔先生”曾孙女故居招标

加利谷山优质洋房 “黄埔先生”曾孙女故居招标
(2011-07-28)
● 吴慧敏 报道  继马林百列的百年故居后,已故蔡金吉的后人也将蔡金吉孙媳妇胡燕明的故居,推出市场招标。
市场人士估计,这栋坐落于加利谷山 (Caldecott Hill)区的优质洋房,市价可能介于1050万元至1200万元。
蔡金吉的孙媳妇
胡燕明也是我国另一先驱人物、外号“黄埔先生”的胡亚基的曾孙女。她嫁给了本地早期华族商人蔡金吉的律师孙子蔡发强(人名译音,Eric Choa Watt Chiang)。
蔡发强和胡燕明两夫妇均已离世,他们的子女,即两人的遗产继承人,最近开始将原本分属两人的物业推出市场销售。
两个生前一直居住的房子,即位于马林百列路,也就是百乐门酒店(Paramount Hotel)隔邻的“海风别墅”,上个月刚刚以1亿零380万元卖给远东机构。这相信是本地近期规模最大的家族脱售遗产的房地产项目。
拥有113年历史的“海风别墅”,其实也是蔡金吉的故居。这栋别墅已经被市区重建局划为受保留建筑,因而不得拆除。
一般相信,远东机构应该会将旁边的空地与隔邻的百乐门酒店合起来,重新发展一个综合性商住项目。
至于昨天公开招标的优质洋房,原本是胡燕明名下的物业。

别墅目前出租
据了解,这栋两层楼的别墅目前租给人居住。它就坐落于安德鲁路(Andrew Road)10号,也就是本地豪宅林立的加利谷山优质洋房区。它的前门向着安德鲁路,背后则是加利谷弄(Caldecott Close)。整幅地段占地1万1357平方英尺,建有一个游泳池。
这两宗交易都是由本地房地产代理公司齐乐行(Credo)负责的。
齐乐行董事经理卡南吉星指出,新传媒最近宣布将在2014年和2015年,全部搬到波纳维斯达的新设施。这意味,整个加利谷山将空出75万平方英尺的优质地皮。
“虽然我们不知道加利谷山将出现什么,但是我们相信,这里可能出现一些低密度的康乐设施,例如一个九个洞的高尔夫球场或乡村俱乐部,因为在总蓝图下,整幅地段是被划成‘公共与社区机构’用地的。”
蔡金吉是本地早期名人,在1886年从马六甲来新,1907年逝世。
他原本在海峡贸易公司负责白锡交易,马里士他路附近的金吉路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他也是我国已故先驱人物陈笃生的孙女婿。
祖籍广州黄埔村的胡亚基(1816-1880),则是我国另一先驱人物,曾帮助过陈笃生医院,被中国政府委为新加坡领事,也曾担任过新加坡行政议会议员。
当年他在现在的黄埔区一带拥有许多土地,所以,这个区后来便以他来命名。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陈笃生后人欢聚金钟别墅

一栋与孙中山有历史渊源的老建筑
陈笃生后人欢聚金钟别墅
(2011-07-27)
谢燕燕 报道
来自世界各地的陈笃生后人,昨天汇聚在花柏山山腰一栋风格独特的百年老别墅。这栋由陈笃生曾孙陈武烈兴建的“金钟别墅”,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从欧洲回返中国担任临时大总统时,曾在这里落脚。
根据宋旺相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1911年12月15日,孙中山乘P&O Devanha号从欧洲抵达新加坡时,立刻被他的同盟会友人迎到金钟别墅。
当时有传闻说清廷要派人追杀孙中山,因此戒备特别森严。别墅靠近码头,又非常隐秘,相信是同盟会成员把孙中山安置到那里的原因。
宋旺相在书中记载,张永福、陈楚楠、林义顺等同盟会领袖,把孙中山迎到金钟别墅后,还在那里听取孙中山对中国未来的想法与计划。
孙中山的元配夫人卢慕珍、红颜知己陈粹芬,以及孙中山的两名女儿于1912年2月15日从槟城回返中国时,也曾在金钟别墅短暂留宿,由陈武烈夫人接待她们。
据陈笃生第五代孙陈继廉说,金钟别墅的主人陈武烈是同盟会成员,非常支持孙中山的辛亥革命。陈武烈的父亲陈纯道是陈金钟的二儿子,陈金钟则是陈笃生的长子。
陈武烈是为了纪念祖父陈金钟,把1909年动工,1910年完成的别墅以“金钟”命名。如果从高处看,就会发现别墅屋顶是一口大钟。
陈继廉说,陈家后人中,除了陈武烈支持辛亥革命,他相信陈笃生最小儿子陈德源的两名儿子陈齐贤和陈惟贤也是同盟会成员。
今年恰逢辛亥百年,陈家后人三年一次的大聚会,第一项活动便选择在“金钟别墅”举行,可谓别具意义。这是因为很多人已忘记,或者根本不知道我国还有这么一栋与孙中山有着如此密切渊源的老建筑。  就连以贵宾身份受邀出席活动的外交部兼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高级政务次长陈振泉都表示,他之前却完全不知道金钟别墅的存在,也不了解其历史。他昨天是第一次到访这栋目前已成为丹麦海员教会的历史性建筑。
丹麦海员教会的女牧师克丝汀说,教会的本地分会成立于1984年,1985年迁入金钟别墅,最初是向新加坡港务局租用别墅,后来的业主变成新加坡土地局。它目前是本地大约1500名丹麦人的聚集点。
陈振泉说,新加坡早期历史中一些家喻户晓的先贤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等,事业有成后都会积极回馈社会,例如陈笃生建医院,陈金声提供自来水,建学校 等,他们都有“取自社会,用于社会”的奉献精神,他希望年轻国人能多了解这些先贤的历史事迹,通过温故知新,传扬先人的那种精神。
他认为让年轻国人认识历史的工作,不能单靠政府,基层组织、宗乡会馆等,也可以做一些事。
他说,如果先贤的精神能传扬下去,这种社会人文精神就能成为凝聚新加坡社会的一股力量。
昨天到金钟别墅聚会的陈笃生后人超过50人,这只是准备到我国出席家族大聚会的一部分,年纪最小的是来自英国伦敦的陈威廉(6岁),他是陈武烈的玄孙。陈威廉的父亲陈高瓦是陈武烈的曾孙。陈威廉虽然姓陈,但外表完全是一名英国小男孩。
出席聚会的最年长后人当数85岁的黄习忠,他的外婆,是陈笃生的孙女,他目前还在努力了解自己的家族史,但相信自己的外婆是陈金钟的泰国支系后人。
林文庆的曾孙林苏民昨天也出席了聚会,还制作了金钟别墅的模型,原来林苏民是陈武烈的外曾孙。
陈金钟的泰裔外曾孙狄拉吾昨天也和妻子出席了聚会。陈金钟曾经是暹罗(泰国旧称)特授通领政使,生前不仅与泰国王室关系密切,还娶了一位泰国贵族,并生下三个儿女。他在泰国的一个孙女,嫁给了泰国前外长塔纳(Thanat Khoman),也就是狄拉吾的父亲。
陈继廉在介绍属于乔治风格建筑(Georgian Architecture)的金钟别墅时说,陈武烈的这栋别墅曾接待过许多泰国王室成员,这是因为从陈金钟起,陈家便与泰国王室关系密切。  他说,泰王四世(King Mongkut)要为孩子们请英文教师时,是陈金钟把安娜(Anna Leonowens)介绍给泰王的。安娜的故事曾被拍成电影《国王与我》。
泰王五世朱拉隆贡(King Chulalongkorn)的王储查卡拉邦思(Prince Chakrabongse),则是在1920年6月于金钟别墅病逝。原来,这位王储带着家人孩子访问新加坡时,不幸在途中染病,抵达后被接到金钟别墅养 病,可惜回天乏术,最后在金钟别墅离开人世。

2011年7月25日星期一

陈笃生后裔新加坡认祖

200名陈笃生后裔新加坡认祖
(2011-07-25)● 谢燕燕
星期天下午,直落亚逸街的百年古庙天福宫来了几名洋人模样的外国游客,站在建庙石碑下指指点点、寻寻觅觅,原来他们是在寻找老祖宗陈笃生的名字。
大约200名陈笃生后裔,这几天正从世界各地涌到新加坡,准备出席三年一次的家族大聚会,来一次别开生面的认祖归宗之旅。
1800多人的联合国
陈笃生和妻子李淑娘生前育了三男四女,如果连庶出(妾所生)算在内,则有四男五女。在陈笃生逝世161年后的今天,这个家族枝繁叶茂,成员激增到1800多人,还繁衍出一个小联合国。后裔中有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泰国人等。
1798年在马六甲出生的陈笃生,21岁的时候南下到新加坡定居,并白手起家成为当时的富商,也是我国先驱人物之一。原名陈卓生的陈笃生,一生乐善好施,创立了家喻户晓的陈笃生医院,另外他也是兴建天福宫时的大董事。
陈笃生家族成员不断增加,意味着以他为开基祖的族谱越来越长。三年前19米长、记录着1386名成员的族谱,如今延长到26米,所收录的名字正好1800人,这包括已故、健在,因婚姻关系和这个家族产生关系的后人。
但这还不是完整的族谱,有一些支系后人,例如陈笃生庶出的儿女,因没联系上未收录其中。
负责续家谱的是目前住在英国,外表完全不像华人的陈笃生第七代子孙陈绪文(Lawrence Tan,42岁)。陈绪文的父亲陈国成(Gerald Tan,78岁)也不像华人,原来他血液里流淌着华人与苏格兰人的血统。
祖籍福建漳州海澄的陈笃生,和妻子所生的孩子原是百份百华裔,但他的后裔散居到世界各地,加上与异族通婚等,以至回到新加坡寻根的后裔像个小联合国,肤色、国籍各异。
陈国成受访时说,他父亲是陈武烈的第二儿子陈敦礼,陈武烈是陈金钟之孙、陈纯道之子、也就是陈笃生之曾孙。陈敦礼年轻时到英国念医科,留英期间娶了一名 苏格兰女子凯特琳·波尔森(Catherine Clarke Polsen),并生了四名儿女。陈国成是长男,上有一姐姐茱丽叶(Juliet Tan,82岁),下有一弟弟麦克(Michael Tan,已故),还有一妹妹洁娜(Jalner Tan,74岁)。  陈国成这次携带英国裔妻子,还健在的姐妹一起到我国出席家族盛会。他的弟弟麦克已逝,但他的儿子高瓦(Gower Tan)则带着10岁的女儿陈美喜(Olivia Tan),一起到本地寻根。
高瓦的父亲麦克有着一半华人、一半苏格兰人血统,母亲则是德国人,因此他体内有着华人、苏格兰人和德国人血统,他的妻子则是半爱尔兰、半英国血统,难怪小美喜说,自己已“混”得不清不楚了。
陈国成说他在苏格兰出世,1933年随父母回到新加坡居住,对祖父陈武烈有印象。日军南下前夕,母亲在1942年2月中带着他们四兄弟姐妹回到英国,父亲留在新加坡,却从此失去音讯。
陈国成说,直到今日,他们不知道父亲何时去世,是否死于日军手中,尸体葬在何处等,一切都还是个迷。
陈国成的妻子雪拉(Sheila )是英国人,因此他们的儿子陈绪文只剩下四份之一华人血统,但从姓氏看、依然是陈家血脉,只是脸上已看不出是华人,他的孩子就更看不出来了。但是陈绪文对 自己是陈笃生后代,始终感到非常自豪,这些年来主动肩负起联络世界各地族人和续族谱的工作。
陈笃生第五代孙陈继廉说,陈笃生长子陈金钟 曾经是暹罗(泰国旧称)特授通领政使,不仅与当时的泰国王室关系密切,自己在泰国也有一房妻室。他在泰国的一名孙女,嫁给了泰国前外长塔纳(Thanat Khoman),目前已95岁高龄的塔纳,正是亚细安于1967年8月8日成立时的泰国外长。
塔纳因年事已高,没参加这次聚会,但是 他的儿子狄拉吾(Tiravudh Khoman,陈金钟外曾孙)会出席家族聚会。陈笃生的这位泰国后裔还特地请泰国画家堆斯芙(Tweesith)绘制一幅陈金钟穿着清朝官服的油画,准备 连同陈笃生家族最新族谱,一起送给国家文物局属下土生馆收藏。
陈继廉说,后裔中还有一位德国人克劳斯·联纳(Klaus Lienau,41岁),是陈武烈孙女陈依琳(Eileen Tan)与德国夫婿关特·联纳(Guenter Lienau)所生的儿子,因为有一半德国人血统,外表不像华人。
这次到我国的陈笃生后人,分别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泰国、香港、泰国和马来西亚。
来自美国的梁英俊,属于陈笃生六女陈长娘的支系。陈长娘当时嫁给了马六甲一个姓梁的富裕大家族。  以开发软件为职业的梁英俊,在马来西亚出世,新加坡长大,曾随家人搬到香港,后来又回到新加坡求学。他母亲还住在新加坡,他和妻子则在1982年移居美国。
另一名陈家后人陈慧颖,是本地一家英文电台的广播员,她的母亲梁美玲和梁英俊是姐弟。
回福建寻祖屋
陈继廉是陈家大聚会的主要召集人,六年前也是由他开始召集族人一起相聚、认祖归宗的。
他说,这次聚会的第一项活动,是明天下午到花柏山山腰参观陈武烈百多年前兴建的金钟别墅(The Golden Bell Villa),并为一个钢铁制成的纪念碑举行揭幕仪式,这座欧洲风格的百年别墅,目前是丹麦海员教会,是本地丹麦社群的聚集点。
该教会的女牧师克丝汀说,该教会的本地分会成立与1984年,1985年迁入金钟别墅,最初是向新加坡港务局租用别墅,后来的业主变成新加坡土地局。
很重视历史的丹麦人,还曾以丹麦文出版了一本记述着这栋别墅历史的书,书名就叫《金钟别墅》。
陈继廉说,家族聚会的第二项活动是星期四早上,他们将把一份26米长的最新族谱(英文),连同泰国画家所绘制的陈金钟油画,一起送给土生馆。
在本地的最后一项活动是51名脚车骑士,会带着陈笃生家族在马六甲祖家的两块瓷砖,一路骑到新加坡,并会在星期六早上把两块砖献给陈笃生医院。
既然是家族大聚会,当然少不了办筵席,家族成员间欢聚叙旧,增加了解,毕竟当中不少人还是第一次见面认识。  陈继廉说,在结束本地的聚会后,当中32人将续程到中国福建漳州,一起回到陈笃生的村落和祖屋寻根。

2011年6月15日星期三

$1硬币“苦脸”变“笑脸”与风水无关

$1硬币“苦脸”变“笑脸”与风水无关

网上流传的“新加坡$1硬币故事”电邮图文并茂地指出,我国1990年铸造的$1硬币与1997年面市的$1硬币拥有不同的国徽设计,前者像一个“苦脸”,后者像“笑脸”。(图/互联网)

新加坡$1硬币的设计从有一张“苦脸”,变成有一张“笑脸”,是因为要改变风水的缘故?

对于近来坊间的这个疑问,当局指出,设计的改变与风水无关,而是造币技术进步的关系。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封名为“新加坡$1硬币故事”的电邮,声称我国$1硬币的“设计变身”是因为风水缘故。

根据这封电邮的内容,在1990年铸造的硬币背面,国徽下方刻上的“Majulah Singapura”横幅是向上翘,让硬币神似一张“苦脸”。

电邮称,新加坡原本流通的硬币有着这一张“苦脸”,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新加坡经济,有关人士才特别请教风水师如何为新加坡转运,而风水师建议将硬币背后的国徽横幅改为向下翘,让它呈现一张“笑脸”,为国人驱走忧愁,所以此后的$1硬币背面就有了不一样的国徽设计。

据记者查知,正式的国徽设计根本就是采用向下翘的横幅,那为何最初的钱币设计反而颠覆原本的国徽设计?

硬币雕刻技术进步 原国徽“恢复”

记者针对网上似真似假的说法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求证。

发言人驳斥风水之说,指出国徽是在1969年首次出现在新加坡钱币上。“当时由于雕刻技术的限制,原本的国徽设计无法以3D的效果铸在钱币上,因此便采用了较时髦的版本(横幅向上翘)。后来当雕刻技术进步到可以铸出原本的国徽设计(横幅向下翘),便开始在1992年将此设计用在硬币上。”

$1有“驱邪八卦”?

坊间也谣传,$1硬币的八角形状是前内阁资政李光耀根据光明山普觉禅寺住持宏船法师(已圆寂)的建议铸造的,特地让新加坡$1硬币有个“驱邪的八卦”。

然而,在不久前出版的英文书籍《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中,李光耀表示关于他迷信风水之说是“一派胡言”,并强调自己是务实派,“不相信星座,不相信风水,也不迷信号码(的吉凶)”。

2011年6月6日星期一

南音四宝吸引男女老少

谢燕燕 (2011-06-06)
  83岁的王庆顺儿时在中国福建家乡,父辈中几乎人人会弹唱南音,他小时候也学了一两年,可惜还没上手便到南洋谋生,此后在新加坡开农场,为养家忙了一辈子。
进入耄耋之年,日子变得清闲,老当益壮的他对昔日“乡音”念念不忘,在得知城隍艺术学院开办各种传统艺术课程,包括“敲击乐之四宝”后,马上报名参加。
王庆顺不想虚度生命最后一个阶段,决去学心仪已久的南音。他觉得唱方面难度较高,吹洞萧又怕中气不足,于是决定从南音的四宝下手。四宝又称“四块”,由四块竹片组成。
现在,王庆顺出门都会带着四宝,只要不干扰到人,便会随时拿出来“玩”,让十根手指都动起来,他相信这有健身功能。活到老、学到老的王庆顺,下来还要学弹南琵琶。
9岁的邱紫莹,则是和祖母蔡如娇一起来学四宝。蔡如娇说,紫莹目前在学钢琴,他父母希望借助四宝加强她的节奏感,与此同时也想让她多接触传统文化,从中得到熏陶。
城隍艺术学院自今年4月上旬开办一系列南音入门课程后,反应相当踊跃,目前有100名学员,分别上由打击乐导师杨星华所教授的“四宝”课和由城隍艺术学院艺术总监蔡雅艺主讲的“南音入门欣赏”。
学员除了年龄差距大,有老有少,还有举家出动学四宝的,例如陈夏慧便把丈夫陈清隆,两名儿子陈文彬、陈文凯、家婆汤宝英,还有家婆的妹妹汤宝钻全部拉来学四宝,一起亲近南音。
新加坡华乐团5月28日呈献一场《寻根之旅-南音雅集》,泉州南音乐团的曾家阳、李白燕等呈献了南音的风雅古貌,萧培玲和湘灵音乐社社员,还“秀”了一段精湛的四宝表演。很多人看后,都很惊讶四片竹块竟能有如此神奇的演奏效果。
全职从事打击乐教学的杨星华(42岁),这次应城隍艺术学院之邀,首次专门为四宝设计课程。课程除了通过“四宝”接触南音,还带有一点“健身”成分。用左右手玩四宝、背谱子,既动手又动脑。
城隍艺术学院负责艺术管理的陈思来,对这项普及南音的工作有深一层的诠释。他指出,南音有非常浑厚的文化底蕴,让孩子学南音,可以改变孩子的品性。清丽柔曼的南音能陶冶性情、启迪心灵,更是培养“君子”文化的途径。
9岁的邱紫莹(左)和83岁的王庆顺,星期天到设在勿洛北四道三清宫的城隍艺术学院学四宝,开始不一样的寻根之旅。(陈斌勤摄)

蔡雅艺获评“泉州市南音传承人”
城隍艺术学院艺术总监蔡雅艺,5月初刚刚被评为“泉州市南音传承人”,是本地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人。
南音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泉州市开始评选“南音传承人”,而要获得此殊荣,上要有三代师承,下也要有三代传承,要有深厚的造诣,得过重要奖项,还要有自己的作品等。
去年9月提出申请,今年5月正式获评选的蔡雅艺,今年才30岁,应是最年轻的传承人。
城隍艺术学院将在8月7日(星期日)开设南音琵琶班(上午9时30分-10时30分)和南音洞萧班(上午11时-12时),半年20节课,收费100元,由蔡雅艺亲自授课。
该学院将代购洞萧(300元)和琵琶(600元)。陈思来说南音乐器没有乐器厂,每件乐器都是乐器师傅手工制作,而横抱的南音琵琶与直抱的北琵琶在形状、材质都不一样,而南琵琶与唐宋时期的琵琶最接近。
另外,每件琵琶都有自己的名称,例如“江中月”、“聆仙音”、“青衫湿”,而泉州深沪还有一把300多年、非常著名的琵琶名叫“裂石”。过去的琵琶还钳上漂亮的贝壳,后来刻字描金,没有刻上名字的琵琶,被视为尚未完工。
有兴趣学四宝的公众,可报名参加第三期课程,开课日期是9月11日(下午2时30分至3时30分),12节课学费12元。同一天也会开办四宝中级班(下午1时至2时)。询问电话是64450828。
《联合早报》
(编辑:陈俐妃)

2011年5月31日星期二

新加坡将出现“血月”

16日凌晨将出现“血月”
(2011-06-01)
  10年来最长的全月蚀将在本月16日凌晨出现,到时月亮可能染红成“血月”,并将持续两个半小时。
  为了一同见证这一奇观,新加坡科学馆将敞开大门,免费开放给公众到那里观赏这一天文奇景。
  16日的月蚀长达两小时33分钟,将在凌晨2时32分开始,5时05分结束,而我国下一次目睹全月蚀将会是在2018年。
  在月蚀发生的时候,月亮也可能染红,变成“血月”(blood moon)。这是因为当地球走进太阳和月亮之间,三者形成直线时,地球大气层将反射阳光,从而发出红色的光。月亮此时会反射地球所发出的红光,呈红色。
  科学馆将在15日晚上11时起,免费让公众入馆。到那里观看月蚀的公众能在科学馆湖畔铺草席,聆听天文学家讲座以及观赏电影。那晚,木星也会出现在夜空中。科学馆也会在15日的晚上8时至16日的凌晨2时设立望远镜,欢迎公众到场观赏。
  天文爱好者可以上网www.science.edu.sg,了解更多详情。

反思历史的年代?

(2011-05-31)
  这是一个反思历史的年代?
  随着英国解密文件的面世,一些本地前政治犯如傅树介(傅树楷)、陈仁贵、林福寿、赛扎哈里(Said Zahari)等人相继出版了回忆录,例如前一两年由傅树介、陈仁贵、许赓猷主编的《<华惹>时代风云》讲述及回忆1945年至1965年之间马来亚和新加坡那一段政治动荡的年代里,当时马来亚大学的一批大学生于1953年成立了马来亚大学社会主义俱乐部,并出版《华惹》刊物推动反殖民运动,倡导马来亚和新加坡争取独立自主。又如近日由陈国相、孔莉莎主编的中英文版《情系五一三》也为1950年代新加坡华文中学学生运动与政治变革补上了一笔。
概括我国50年政治风云与社会变迁
  友联书局在本届书展引进的图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本是《白色风暴——新加坡的新仇旧怨》,这本有关新加坡近50年政治风云与文化、社会变迁的新书,近日也在书市引起议论。
  《白色风暴》出版于去年12月,由香港德艺出版社出版。对于绝大部分的读者来说,本书的作者“罗兆强博士”是相当陌生的,该书的“作者简介”对罗兆强做了这样的介绍:“罗兆强博士(Dr Low Sau Kiong)生于新加坡德光岛。祖父罗云辉16岁赤手空拳移民新加坡,白手兴家,父亲继承祖业为德光岛橡胶园业主。高中毕业后,修完英国行政管理学院及史丹佛学院管理课程。1986年带着英国文凭进入亚洲管理学院攻读企业管理,随后转战UM大学研究院主修公共行政及政治学,连获两个硕士学位(公共行政硕士及政治硕士)。学海无涯,无奈求学欲望居高不下,最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以一年半的短跑,冲破最高学历(PhD),从此为罗家200年来的平凡家谱添上第一个博士。”
12个章节点评近代新加坡政治
  简介也说,罗兆强“早年为公务员,对亚洲时事及政治情有独钟。辞官后在私营企业表现不俗,一度冲破副总裁头衔,成为‘空降’总经理。曾任法国巴黎春天百货(Printemps)副总、新远国际副总经理、超顺集团副总裁、新马港执行董事、环宇机电厂副董事长等。现任地王集团执行董事,及亚细亚 战略与国际研究(ASIA)中心总裁兼资深研究员。”
  从目录上看,本书分为12个章节,分别为《冷藏行动》《大家长式民主》《媒体归队》《强人的背后》《新仇旧怨》《文化断层的内情》《财富花落谁家》《谢太宝》《生育率的灾难》、《黑色隐忧》《从水龙头风波谈起》和《静山选战的反思》。书中所提及的政治人物有的早已辞别人世,更多的是已走到人生的暮年,包括林清祥、林福寿、傅树介、赛扎哈里、谢太宝、惹耶勒南、邓亮洪、萧添寿等。全书自1963年2月2日晚发动的“冷藏行动”开始,以1997年静山选战结尾。
【书展活动】
王锦松出版次本漫画集
  本地著名时事漫画家王锦松在过去27年来,为《联合早报》创作了数千幅漫画。1998年,王锦松出版了《王锦松——笑画天下》,收录了百篇曾刊登在本报的作品。过去13年来,全世界经历了变化,王锦松不断地按不同的新闻事件,绘画出一幅幅时事漫画。2011年,他决定再把新创作的时事漫画集成书,出版《王锦松——漫画说时事》。
  共132页的《王锦松——漫画说时事》由本报出版,收录了110幅曾刊登在本报的作品。内容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时事课题或世界局势归类,方便读者翻阅。《王锦松——漫画说时事》即日起在新加坡书展M27摊位售卖。每本原价25元,凡在书展上购买的读者,可获10%折扣。届时,王锦松会在书展上的个人漫画展厅里,展示自己的画作。他也会到场为读者签名。
日期:6月4日(星期六)/6月5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4时至傍晚6时
地点:新达新加坡国际会议与展览中心四楼402至404展览厅,柜台M27

我遇到的“的哥”

(2011-05-30)● 郭亮
(作者是新传媒艺人,1994年来新,现为新加坡公民)
  “的哥”、“的姐”是大陆对德士司机的称呼。不管是在新加坡还是出国公干,有机会坐德士,我都喜欢和司机大哥聊天。都知道的哥是最能聊的,国际形势、国家大事到百姓生活、家长里短,几乎全知全懂,什么都可以海聊神侃一番。
  开出租危险吗?
  有一年我在宁夏拍戏。从地处偏僻的基地到市里要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沿路鲜少人家。因为拍的是古装戏,所以剃个光头,乍看像是刚从监狱出来的。难得有天休息,想到市区逛逛,可就是拦不到车,后来终于拦到一辆,上车我问司机你不怕吗,为什么敢接,的哥说怕呀,可是今天还没开张,顾不得了。我想好了,你要钱给你,要车也可以,就是不要命就好了,再说了,沿途起码有两家110(警局),就算被抢,你怕也跑不远。后来我知道,其实那一路上完全没有警察局,说那些完全是的哥给自己壮胆。
  在西安坐出租,上车发现不像别的车那样装有铁栅栏(有段时间,中国各地的出租都装有防盗栏杆),问其何因,的哥说装着没用,真要抢你,根本跑不掉。前几天有个女司机在大白天还被抢,而且被捅了十几刀,只为了300多元(约60新元)。现在的人啊,怨气都很大呀!所以,我想开了,碰到算倒霉。
  治安不好的地方,的哥虽不能说刀口舔血,多少总有面多危险的无奈吧。
  的哥打交道最多的,大概要算交警了。
  在天津坐车,到一个交通灯口,前有大公交车挡视线,的哥让我看看有没有换绿灯了,这时我才发现天津的交通灯似乎比较低,于是问的哥为什么不反映这个情况。的哥说,反映什么,他们恨不得你看不见,违规好罚钱啊。交通道路不好不是我们的过错,可是受罪的就是我们,不停车,客人骂,稍有不慎就被罚,真难!
  他说,有一次开车上路,不想前面的巴士急刹车,原来是在巴士的前面发生追尾了,自己来不及停,便滑进了黄格,交警要罚,他说我怎么知道,难道眼睛带钩?可是怎么说都不行,就得罚款。“他们就是要钱!”的哥最后这样总结。
  为了生计终日奔波,无时无刻不可懈怠,一不小心,或许一天就白干了。
  同的哥聊天,有时候还长见识。在北京遇到一个的哥,他是个相声迷,听说我也是同好,话匣子就打开了,从传统老艺人谈到现在的新星,从北京曲艺界聊到发祥地天津,艺人掌故、梨园秘闻,还有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不一而足,大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不过,有时也会让人尴尬。还是在北京,那次和几个新加坡同事一起坐车,遇到的的哥实在太能说了,一刻不停,也不管你们是不是累了,有没有反应,想到什么说什么;甚至大谈成人商店,说什么都有,如何逼真,而且越说越兴奋,就像是学生第一次看了A片要分享一样。同行的还有女生,真是尴尬,既不好附和,又不便阻止,于是大家都盼着早到目的地。
  在新加坡许多上岁数的的哥,他们最喜欢分享的就是子女的幸福,儿子大学毕业了,女儿在政府部门上班了,或者儿子在美国读完博士了,女儿当了医生等等。现在自己驾德士主要是打发时间,赚点零花,每年还和老伴旅游呢。那是操劳半辈子终于可以歇歇的满足,是天下所有做父母有的功成名就般的得意。他们都是可爱的一群。
  “的哥”、“的姐”是城市的一道风景,同他们聊聊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一个地方,而那是在任何旅游杂志上读不到的。有机会坐出租,别总想着绕路或被骗,不妨聊聊天,笑一笑,“百年修得同船渡”,见面即是有缘啊。

牛车水的金铺街

牛车水的金铺街
(2011-05-30)
● 幼吾
父母心
  去迪拜旅游时,参观过它的黄金市场、香料市场和果菜市场等等。这些市场不在气派恢宏、建筑新颖的购物中心,而是在原有的老街上,吸引无数国内外的游客。黄金市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坐落在旧城区,是呈十字形的四条街,至少有六七十间店铺,鳞次栉比,互相毗邻。规模有大有小,各具特色,全售卖用黄金钻石宝玉制成的饰物。
  其实,在上世纪的牛车水,从海山街(克罗士街)到戏院街(士敏街)这一路段的大马路(桥南路),也是金铺林立, 亦可以称得上是“金铺一条街”。
  那时,售卖黄金珠宝首饰的商铺名字,也由于店主的籍贯不同而有异。一般地说,潮州人开的店铺,用XX金庄,XX斋为招牌;而广东人则用XX金铺,这是沿袭广州市所用的“金铺”这两字。
  牛车水的金铺可以说是广府人的天下。除了30年代消失的宝隆,大信,南盛等金铺,记忆中有大福(207-209号),恒利(209号),福祥(219号),昭信(227号),万泰来(229号),合兴(233号),祥隆(233号),华兴(235号),南京(237号),客属人的林盛丰(241号),广益(243号),荣兴(245号),和昌(247号),大丰(249号),明光斋(263号),杨人月(273号), 利安(206号), 丽华(228号), 安昌第三分行 (262号),美光斋(268号)等。当时安昌金铺在这条街上拥有四家金铺,可见黄金首饰市场的盛况,不逊色于迪拜。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迁移,牛车水人民的衣食住行也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迁居组屋新镇后,那里有购物中心,学校银行等一切生活设施。除了农历新年和传统节日前夕,原居民想回到牛车水购物外,其他时间都会留在居所附近。
  因此,牛车水的众多金铺也随人口迁移,相继走入新镇,走入购物中心。而今,依然屹立牛车水的金铺,是1936年创办的安昌,1928年创办的永昌,以及1938年成立的天成。
  21世纪的牛车水呈现另一道风景,它有的是足疗中心,餐馆食肆,小酒吧,旅游商品店,古董家私店,咖啡馆等等。金铺街随同历史,走进历史,原来的面貌不复存在!

父亲

父亲
(2011-05-31)
● 李龙
  从小,每到清明节,母亲就会找来一辆邻居的“霸王车”,开始是带我们到武吉知马四英里南洋女中后面的义山峇山格去祭拜父亲。每次祭拜时,母亲和姐姐们都拉着我的手说:“来,弟弟,你是唯一的男孩,你先向爸爸上香。”我当时,相信还很无知,只是,她们叫我跪,我就跪,叫我拜,我就拜。这样过了好多年,一直到我升上华中读书还是这样。
  后来,这座义山要封山建房子,父亲的坟墓也得搬迁。当时,我应该已经13岁了。在挖掘时,因为我是唯一的男孩,必定要到场祭拜,听说要把父亲的棺木挖出来,重新安葬,我从来没有看过死人或尸骨,心里七上八下地跟着去。先烧香祭拜,再由道士念经,然后,由一人撑着伞,据说,死人是不能见阳光的。伞遮住坟墓,再由两个忤作把坟土挖开,我心里有点恐惧。一直不敢往坟坑里望。直到两名忤作说,棺木都腐朽了,只剩一只破鞋,一点头盖骨和一点头发。原来,父亲死时,兵荒马乱,没有棺木,只用六块板钉起来就安葬了,木质不好,自然就容易腐朽。忤作将这些零散的遗物,装进已预先预备好的骨灰瓮里,祭拜后,由我拿着香,把“父亲”请到三巴旺的义山去重新安葬。
  到了八十年代初,由于城市发展的关系,死人又必须让位给活人,三巴旺义山必须再迁徙,“父亲”不得不再一次“搬家”,又把他的骨灰瓮请到新民路自度庵安置,这才有一个定所。
  说实在的,我从没有见过父亲,我出生才三个月父亲就过世,时值日本时代,当时他才30多岁,一点印象也没有。长大后,我还是无时无刻不思念着他,从他遗留下来的照片的帅气十足的样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又老实又慈祥的父亲,我从没有埋怨他只生我而没有养我教我,因为,他走得那么突然,走得没有遗下任何留言。我相信他临走前一定挂念着我还是一名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自我懂事以来这么多年,我把父亲的照片珍藏着,有时遇到心里有不痛快的事,就会拿出来静静地凝视着。后来,有了自个的房间,我就把这照片挂在书桌的墙上,以作一种怀念,作一种鼓励。孙子长大了,看着墙上的照片问我,“爷爷,那张照片的人是谁?为什么没有彩色的。”
  我据实告诉他,“那是爷爷的爸爸,你的曾祖父,因为那时没有彩色的照片,所以是黑白的。”
  “那他现在在哪里?”
  “他死了。”
  “哦。”孙子凝视了父亲的照片一会,不再言语。
  父亲的照片是穿着西装的,脸上微带笑容,很是亲切。我从姐姐们的口中知道,当我出生时,因为前几个都是姐姐,没有男丁,因此,我很得宠,父亲经常抱着我。怎知,不到三个月,他就撒手西归,从此我就没有了父爱。
  讲起来,我自小还很自爱,不会因为没有了父亲,就过分叛逆。姐姐们特别疼惜我,虽然,那时日本刚刚投降,物质还很不足,我的营养跟不上发育,瘦瘦的个子,但是,若有鸡肉、鸭肉,她们一定将鸡腿鸭腿留给我。
  现时代,都有母亲节、父亲节,孩子们孙子们都会和我聚餐,买个什么礼物的送给我,最可爱的是小孙子们都自己做贺卡送给我。但是,每逢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小时候没有亲生父亲的感情,从没有得到父爱,我也无法行使我的孝心,是我生命中的一种缺欠。现在孩子们、孙子们给了我下一代的温情。
  但愿天下的孩子都有一个完满的家庭,都能过着欢乐的节日!

2011年5月29日星期日

76 年老铺余韵缭绕

76 年老铺余韵缭绕 挑、簸之后看黄耀南中药行
(2011-05-29)● 文⊙胡文雁 摄影⊙龙国雄

  走进位于牛车水邓波街的黄耀南中药行,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醇厚温和药香,以及一种岁月的况味,如挑杂与簸尘后的药材。
  76年的老铺子,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是一种灰蒙蒙的色调,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只觉老旧而沧桑。
  那俗称“百子柜”的药斗,一格格直通到顶,因经久使用,木色早已凋零;堆了一地的药材,散发一种悠长的余韵;墙上花白的玻璃壁柜,是斑驳面容的折射;柜台前凑合着摆了几张椅子,只留下窄窄的走道通向历史的尽头……
  昏昏欲睡的午后,黄耀南中药行里却异常忙碌,长长的柜台后站了五六个抓药的师傅,手脚不停地把“百子柜”的抽屉抽出推入,按方执药。他们取过约一寸见方的纸镇,压住药方和一字排开的包药纸,然后将方子上的中药抓入“戥子”(称药的小秤),一钱就是一钱,一两就是一两,分量一丝不差,全抓齐了,再检查一遍,确保无误,才将药包好,并盖上自己的印章,方便问责。
  这包药也讲功夫,药包四面有棱有角,各处严丝合缝,不会漏出一点药渣,以前用的还是干草绳,一叠一转打上十字捆在一起,但现在已改用橡皮圈了,方便是方便,但拎在手里的感觉早已变味。
  就如“百子柜”是老药铺的魂,抓药也是最能体现一个药行薪火相传的环节。
  对黄耀南的师傅来说,身后108格药斗里的几百味中药材就如同家中的简单陈设,闭着眼睛也能找到某味药的栖身之处。
  尤其是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傅,每次抓的中药,分量基本十拿九稳,用戥子称称,多半丝毫不差。
  从旁看着他们行云流水般地抓药,又快又准,简直是种享受。
  现在很多中药行已不见“百子柜”了,名贵药材放在玻璃瓶,一般药材放在柜子里,只有像黄耀南这样的老药铺,还保留着木料精良的“百子柜”,每个抽屉分为四格,各放四种药材,一行行一列列,让人觉得分外的温暖和亲切。
  黄耀南历史非常早,清末光绪年间,黄耀南便以拥有以仙翁炼丹为注册商标的普救丸制作处方为人知晓。19世纪末,白手起家的严石行在香港向黄耀南买下黄耀南商号及普救丸处方,并于1935年到新加坡开设分行。
  在严家父子的悉心经营下,黄耀南中药行成为新加坡家喻户晓的老字号,除了普救丸,旗下产品还有白凤丸、宁神丸、苏合丸等多种中成药。1976年,黄耀南药行注册成为私人有限公司,严家退居幕后,并由大坡二马路215号搬迁至邓波街(Temple Street)现址,继续营业至今。
  2009年12月,新加坡马光保健集团成功收购黄耀南药行,始终坚持让药行保留其原汁原味的特色。马光市场部经理谢志平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延续中草药的服务和黄耀南的传统,这是个几十年流传下来的品牌,虽没有光鲜的门面,但有很值得保存下来的文化价值。店里有经验老到的师傅,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品质控管和经营系统。”
  在很多人眼里,传统老药铺是夕阳行业,但到黄耀南抓药的人很多,师傅们一天抓个三四百帖药是很平常的事。谢志平说,黄耀南客源充足,所以药材流动很快,短时间内就有新货运到,因此客人吃到的药材相对来说比较新鲜,疗效也较好。
  黄耀南货源齐全,珍贵药材有百多种,一般药材有800多种,抓药的师傅们不但熟记药名,对不同药材也都有认识和分辨能力,以减少出错。
  时代不断进步,但黄耀南因为字号老,反而历久弥坚。店门口的招牌,数十年如一日,马光集团接手后,仍文风不动高高把它奉起;店里很多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用的特有工具,如大铡刀、铜药臼、捣药钵等都是古董,有的已不能再用,但都当宝一样一件件摆在店里,共同构筑了黄耀南特有的景观。
  对很多到黄耀南抓药的人来说,他们喜欢的,大概就是这种传统的余味和历史的厚重。


五叔熟记 百子柜药名 严为材的药香岁月
(2011-05-29)

  严为材的一生,都在中药行里度过。
  87岁的严为材人称“五叔”,12岁就随父亲下南洋,因为他不肯读“日本书”,14岁开始学师,在父亲的药铺里工作,后来还接过药铺的经营权。
  14岁开始学师,严为材的一生,都在中药行里度过。
  他是严石行的小儿子,12岁就随父亲下南洋,他说,因为他不肯读“日本书”,所以自小就在父亲的药铺里工作,后来还接过药铺的经营权。
  今年87岁的严为材耳聪目明,精神矍烁,人称“五叔”,早已退休,但因为对药材认识很深,经验丰富,至今仍在黄耀南里帮忙。
  他说:“药材是很的大学问,要做到老,学到老。”
  虽然父亲是老板,但严为材一切从低做起,开始只能做些零碎体力活,递茶倒水、打扫卫生,之后还得学习怎么给药材加工,如挑,挑出杂质;簸,簸出尘土,此外,还要学会切药、刨药、扎药等功夫,各项都有很细很严的要求。
  这些都上手以后,学徒才有机会背药斗,就是把“百子柜”里的药名,从右至左,从上到下逐一背诵,直至滚瓜烂熟。
  严为材说:“以前的药斗都不具名,什么药放哪个抽屉,你要心知肚明,转身就能直奔装此药的斗子,而不是提着戥子乱找。”
  黄耀南店里如今还挂着俗称“水牌”的框子,里头按“百子柜”的顺序写上药名,严为材说,他就是靠这“水牌”熟记数以百计的药名。
  只有背熟药名,并学会辨认药材的气味、形状、颜色、质地、产地,严为材才有“资格”坐上柜面。  “起码要磨个六七年。”他说。
过去药铺里进的大半是生药,许多必须经过加工,根据药物要求,或水洗蒸熟,或炮熬煮灸;或剥皮去心,或切片研粉,因此在药铺工作,工作量非常大,不像现在,药材大多提前加工,省去很多时间和劳力。
但做得多才懂得多,严为材说:“同一种榴梿,不同产地有不同味道,药材也一样,产地很重要,像淮山是河南最好,沙姜是潮州最好,这些我们都要心里有数。”
看严为材举起戥子称药也很有意思,老先生眼不花,手不抖,抓药时分量刚刚好,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量,分量刚刚好,都是从长年累月的工作中锻炼出来的,那灵巧的手势和古老的技艺,活灵活现,有盐有味。
从锡矿小镇
开始仁生
余仁生传世资产“仁泽众生”
余仁生的故事始于1873年。创办人余广在霹雳州锡矿小镇务边定居。为解救当地工人借助鸦片逃避艰苦工作和恶劣环境,开设药铺,取名为“仁生”,意即 “仁泽众生”。这四个字也成了余仁生最可贵的传世资产。
余仁生的故事家喻户晓。
  1873年,余广从故乡广东佛山南下寻发展,在马来亚霹雳州一个锡矿小镇务边定居。当时鸦片泛滥成灾,当地锡矿工人长期借助鸦片逃避艰苦工作和恶劣环境。为解救矿工,余广在1879年在务边开设了第一家药铺,取名为“仁生”,意即 “仁泽众生”。  这四个字,成为余仁生最可贵的传世资产,这家百年老店,也从一个小小的药铺,发展成为放眼全球的上市公司,至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拥有179家专店。
虽是传统药铺出身,但余仁生一直与时并进,无论是品牌形象、店面装潢或经营模式,都随市场消费趋势和需求的转变而不断改革、创新,但在现在化的过程中,却始终紧守传统精髓,旗下有八九成药铺至今仍提供抓药服务,也保留了“百子柜”的使用功能,只不过在设计上加以改良,使之看起来更光鲜摩登。
历史悠久的余仁生,有不少老经验的抓药师傅,并注重培养新秀,今年49岁的黄美好就是其一。她有六七年的抓药经验,当年到新加坡中医药学院修读4年半的中药学课程时,还得到余仁生的赞助。
黄美好说:“我对药材很有兴趣,修完中药学课程后,让我对药材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工作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
抓药讲究熟能生巧,时间长了,师傅都练就眼睛即尺、手即称的本事。黄美好说:“药方写三钱,我们抓出来的也是三钱,用戥子一量,多半无误,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很有满足感。”
余仁生善于留旧纳新,铺子里都用戥子,但为配合一些采用公克为药剂单位的药方,也备有现代化的精密电子秤。
所谓“久执成医”,黄美好一看药方,大概就能说出治的什么病。“一些小病小痛,我也能抓几味常见的药材医治,但药只开给自己啦,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客人有需要的话还是应该找医师开方。”
黄美好说,现在喜欢抓药的人不少,因为中草药非常天然,熬成的汤汁也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很多人都觉得效果比较好。

铁道旁看武吉班让乡野风光

摄记快门之铁道系列1
铁道旁看武吉班让乡野风光
陈锦柏 (2011-05-29)




火车来罗,轰隆隆的火车声从蔡厝港路远处传来,一道横杆缓缓降下,横跨路中,提醒平交道的车辆让路给火车。

陈福洲摄影
川行于新马两地的马来亚铁道公司位于丹戎巴葛的火车站,将在下个月30日晚上10时30分划上休止符,完成它长达88年的历史使命。
曾经在铁道两旁附近生活的居民,也将告别那段曾经扰人清梦而又如此熟悉的火车轰隆声响,耳际将变得清静,而列车呼啸而过的“车影”也将从眼帘消失……
找回记忆

沾着水珠的羊角豆有个诗意的名称“淑女的手指”(lady's finger),正好反映了郊野特殊情趣及诗般的意境。

怀念往往伴随着快要消逝的景与物而涌上思绪,一丝惆怅也会骤然爬上心头。此刻,许多人走在铁道旁,按下快门,捕捉即将消失的光景。记录历史,找回记忆。
丹戎巴葛火车站将停止使用的消息传开后,过去几个月可见到不少摄影爱好者,以及缅怀沿线铁路的公众,拿着相机,沿着铁道,捕捉历史遗迹,希望将刹那间化成永恒,留在记忆深处。
穿梭于新马两地的火车,早期是以蒸汽推动,现在则改用快速电动火车,从以往简陋的车厢,改成现今豪华客座,当然,更不能忽略的是它见证了新马合并与分家的历史,以及两国曾经历的恩怨情愁。
历史纠结
新柔长堤在1919年开始兴建,火车于1923年开始川行,这时铁道才把新马两地贯穿连接起来。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宣告独立,新马分家,但铁道不分。铁路沿线两旁各25公尺的地段归马来亚铁道局管辖,也留下一条历史的纠结。

紫色的茄子(俗称矮瓜)在万绿丛中显得格外显眼、夺目。

从今年7月1日开始,火车终站将设在兀兰,因此往后有意乘火车到马来西亚的旅客都得到兀兰火车站搭车,回程也得在同一处下车。火车再也没有开入靠近市中心的丹戎巴葛一带了。
年少时居住铁道旁的居民与铁路分不开,他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听到,火车从门前或后巷穿梭而过。列车经过时乘客探头观望,挥手示意,邻家小孩也露出微笑回报,彼此看似如此陌生,却也仿佛那么熟悉。
雨后天空放晴,鸟鸣蛙噪从耳际响起。草丛野花间可见蜻蜓展翅飞翔,蝴蝶翩翩飞舞。城市的这个角落仍留着这片青葱绿地,确是难得。
铁道旁危险!其实不然。家长鲜少告诉孩子,别到那里玩乐。其实在铁道旁成长的小孩也都知道火车来罗,自然不会走得太近。以往,每天下午四五点,许多居民偷得半日闲,踩着脚底的石子或青草地,欣赏夕阳西下的余晖。
此外,每年到了放风筝的季节,那里成了制作玻璃风筝线的绝佳场地。一来地方辽阔,二来铁道旁每相隔一段距离就竖立一根矮铁杆,因此把风筝线绕着其中一根铁杆后,再拉到另一根铁杆上,形成长长横跨两根铁柱的一条线,随后把黏糊涂在线上,再撒些玻璃粉,让玻璃粉在烈日曝晒下黏在线上,一捆沾有玻璃的风筝线就完成了。

春节期间绽放的向日葵,在铁道旁欣欣向荣,一列豪华列车缓缓经过,眼前宛如花园的景致,美不胜收,列车上的乘客怎会错过,个个探头观赏。

野外景致
随着国家的发展,乡野的土地逐渐被吞噬,往日武吉班让村和靠近蔡厝港路的矮房木屋,不是搬迁,就是拆除 。村民搬进组屋区居住, 那里变成荒芜一片,不过驰骋在铁道的火车仍旧不曾停下,再次踏上这块土地,发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新加坡独立后,逐渐往城市化迅速发展,高耸的组屋如雨后春笋般的冒起,但近铁道旁的一些地段仍不受影响,依然保留野外景致。如今铁路旁仍可以看到蔬菜耕地,小小的菜园种植了冬瓜、番薯叶、小白菜和羊角豆等,部分路段在春节期间可看到向日葵绽放的花朵,美不胜收。
承载着历史使命的这段在新加坡境内的火车铁道伴随着火车站搬迁到兀兰而逐渐退去,但它遗留下的历史痕迹却永远抹不去。当我们在追溯新马历史时,也必得再将它从记忆深处找回。
《联合早报》
(编辑:陈俐妃)

百年家族

百年家族
(2010-12-19)● 周兆呈


  不久前因为采访康有为离世时须发被关门弟子李微尘一家收藏至今的故事,也追溯了李微尘在民国时代的经历。其中讲到李微尘与民国武汉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的渊源时,李微尘的女儿李艾兰给我看了当年陈友仁去世后,李微尘写的一篇长文《关于陈友仁先生的一个报告》。此文有两种版本,一个是李微尘的手写稿,另一个是在民国三十三年由九华堂宝记印行的铅字版。
  关于李微尘的报道刊登后,本地翻译界前辈李成业先生专门致电,说他有当年李微尘赠予的《关于陈友仁先生的一个报告》,并蒙他专门送到报社,详细研读。那是打字的油印稿,应该是70年代李微尘重新请人打字,然后作为非正式的出版物而在朋友和同好之间传阅流通的。
  李微尘在1930年代开始,参与陈友仁后期的工作,1944年陈友仁辞世之时,外界流言四起。一是有关陈友仁的去世原因不正常,二是有传言说陈有收拾时局的治国平天下之策,因此有人假借陈友仁的名义,按此计划进行组织、活动。他的第二任妻子、后来成为南洋先驱画家之一的张荔英为此焦急不已,尤其对于后者,还专门交代李微尘,应该撰文以正视听。张荔英在1944年6月23日写给李微尘的信中说:“你是我丈夫最后七年间的朋友和同事,我相信你对他是能充分了解的。凡有属于他的声名或事实的不正确的宣传,我授权给你代我否认和批驳。如认为必要,你得对他的言行思想加以阐明或解释,我将所有材料供你参考,你向来是被目为‘政治上的异端者’(Political Heretic)。我相信惟有‘异端’者为着真实是敢开罪人的。”因此,才有了李微尘的那份“报告”。
  由李微尘而引致对陈友仁的深入追寻,是意外的收获。那是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所折射的包括海外华人到中国参政的模式抉择、海内外华人政治联动的牵扯,更体现中国国内政治路线与斗争的起伏跌宕。
  巧合的是,中国大陆的三联书店今年9月份刚刚出版了由陈友仁的儿媳陈元珍所著《民国外交强人陈友仁:一个家族的传奇》一书,继而让人更深入了解陈友仁家族的不一般人生。他的父亲陈桂新曾参加太平天国的起义,担任过东王杨秀清的贴身侍卫,太平天国兵败后,逃到特立尼达。陈友仁的小儿子杰克即陈依范,也是作者陈元珍的丈夫。他在1927年获父亲委派,护送苏联顾问鲍罗廷逃回苏联,后来成为新华社伦敦分社的创办人,是中共当时第一个、也是唯一在西方世界的新华通讯社分社。
  这样的家史,与中国近150年的政局变革历史如此贴近,家族成员如此深刻地参与到每一个阶段的进程之中。同时,陈家的这三代都具有海外华人的身份,第一代从中国逃至国外,第二代从海外回返中国,第三代回返中国之后再出国,都有颠沛流离的命运,却以如此不同的方式和姿态,介入中国革命的巨大事件,创造曲折离奇、风云激荡的人生经历,参与历史也改造历史,于今人观之,也不免惊叹。
  但是,比照陈元珍的传记,她并没有引用任何李微尘对陈友仁最后人生和思想的阐述与说明,对于陈友仁的死因,也是采用民间流传的日本牙医替他拔牙而丧命的说法,与李微尘所述出入很大。家人与友人,孰述为真,就有待后来研究者进行考证修订了。
  明年是辛亥革命百年,或许是因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回顾阶段即将来临,近来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社会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观察个人、家族、国家的关系和互动。中国百多年来的巨大变革,自辛亥革命开始,民国的脉络、民国的人物、民国的点滴,都与目前的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革命百年之际,也刺激着人们从世纪历史的角度和高度,去记录和思考。
最近上海的一位李爱莲女士也在写自己的百年家族史,外婆出生在清末,从丫环变成小妾,目不识丁却把女儿李葆真(Li Bao-Djen,Jone Lee)培养成金陵女子大学的毕业生。李葆真1937年圣诞节后和母亲到达新加坡,与在莱佛士码头的YWCA工作的陈美玉是大学同学。李葆真后来在《星洲日报》工作,先做翻译,后做采访记者,采访对象包括逃难的难民和新加坡总督Shanton Thomas,后来又到马来亚广播电台做播音员。战后回到上海,在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新闻处工作,直到1949年。
  李爱莲说,母亲从未讲过自己的过去,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为了保护她。但她知道,如果不把它记录下来,很可能就连她知道的那一点都会永远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她应该也必须让这份回忆完成。如今她想要更深入地寻访母亲当年在新加坡的人生轨迹,若读者中遇到有缘人可以提供线索,那也是幸事一件。
(作者为本报编辑组副主任兼《新汇点》主编)
《联合早报》

寻访辛亥革命的新加坡角色


  改变中国命运的辛亥革命明年百年大庆,回顾这段历史成为近期华人世界的话题。来自上海的刘常平因着曾经的姻亲关系,决心为辛亥革命南洋先驱人物张永福在这场历史中的位置与贡献撰写新书,他辗转中美新三地寻访张永福的足迹和资料,不久前第三度抵新时接受本报访问,与记者分享了辛亥革命中张永福的点点滴滴。图:张永福的曾外孙刘泽润(后排右)和前外孙女婿刘常平(后排左)日前参观晚晴园里的张永福(中)和孙中山(右)腊像。(梁麒麟摄)

寻访辛亥革命的新加坡角色
(2010-10-24)● 谢燕燕

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晚晴园)为准备新的展览内容,从10月11日起关闭一年,没想到门却在四天后悄悄为三名身份特殊的客人打开。
他们是晚晴园昔日主人张永福的曾外孙刘泽润(15岁)、前外孙女婿刘常平(55岁)和准备为张永福撰书的学者李可(58岁)。
目前在上海德达医院担任董事兼总经理的刘常平,这次携同儿子及好友匆匆来访,是为了寻访辛亥革命南洋先驱人物张永福在本地的足迹和资料,并准备趁明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为这历史人物撰写新书,书名暂定为《飘零百年——张永福与辛亥革命》。
在寻访张永福和其他革命先驱足迹的两天里,发现几乎所有相关遗址经历百年都已面貌全非,例如张永福在维多利亚街的故居,成了新进购物中心Illuma的一部分;他的“放鹅水榭”,极可能是今天榜鹅公园旁边的道路或公寓;而另一革命先驱陈楚楠昔日的合春号木材店,今天是美芝路上一家日本料理店。
婚姻带来“辛亥革命”
刘常平1992年在美国工作时,邂逅前妻梅竹音(53岁),无意间“撞上”一段与前岳母和前妻息息相关的悲怆家族史。令他惊讶的是,前妻家人不愿提起的这段家史,竟然与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紧紧相扣。
原来刘常平的前岳母张健华是孙中山身边红人张永福与第三位太太简书英所生的大女儿,前妻梅竹音则是张健华与外交官梅华省所生的女儿,也就是张永福的外孙女。
在改变中国命运的辛亥革命历史中,张永福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之一,正因为他在1906年让孙中山在晚晴园成立南洋同盟会和作为孙中山在新加坡的落脚处,孙中山得以把南洋作基地,继续指挥革命。
张永福为革命注入一腔热血,甚至倾家荡产,却因晚年加入昔日革命伙伴汪精卫的中央政府而被贴上汉奸标签,导致家庭分崩离析,家人纷纷远走他乡,从此不愿再提这段伤心史。
穿梭中美新三地找历史遗迹
身为中国人,刘常平对辛亥革命非常“敏感”,总觉得尽管这段历史隐藏着伤痛,在经历百年飘零后,还是应该以客观、冷静的角度,重新审视张永福在这段历史中的作用与贡献,毕竟这是一段影响极为深远的历史。
刘常平几年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中国信息大学学者李可,两人决定一起合作,重新挖掘这段被遗忘的历史,并以张永福作为轴心人物,还这段历史一个较真实的面貌。

孙中山(中)1906年与张永福(左)和陈楚楠(右)的合照。(档案照片)

他们今年7月曾一起访问潮汕,从张永福家乡着手、寻访各种资料。据李可说,张永福曾在1924年回潮州,先是担任汕头银行行长,后来在1926年11月至1927年4月,担任汕头市市长。
两人也曾一起到美国旧金山访问张健华,希望从老太太的记忆中挖掘更多史料。
近日的新加坡之行,是刘常平第三次到访晚晴园;第一次是2000年,当时晚晴园正在装修,不得其门而入;第二次是2002年的四五月份,那是晚晴园翻修后重新开放的第二年。
这次到访,刘常平除了让儿子亲临曾外公的故居,参观即将被撤换的展览品外,也在国家博物馆高级研究助理吴庆辉、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市场与行政经理叶璞和其他研究人员陪同下,用两天时间跑遍全岛各地所有与张永福相关的地点。
张永福(1871~1957)小传
●祖籍广东省饶平县,早年投资树胶园,创立胶鞋制造厂,20世纪初与陈嘉庚垄断了新加坡的胶鞋制造业,为其从事革命事业奠定了经济基础。
●清末时,支持维新运动,后来转而追随孙中山搞革命,与陈楚楠合办《图南日报》,一度任该报编辑。
●1906年4月6日,孙中山在晚晴园创立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张永福出任副会长。
●1906年6月,孙中山从日本来新加坡,改组同盟会,张永福当选为会长。
●1907年7月与陈楚楠、林义顺创办《中兴日报》,后又组织同德书报社,并担任社长。
●20年代中期回潮州,担任中央银行汕头分行行长、汕头市市长等要职。没当市长后回新加坡。
●1932年再回中国参政,后因对国共合作的不满,抗战时期倒向亲日的汪精卫,还受委为中央监察委员,战后以汉奸罪名被国民党政府拘留。释放后回新过着隐居生活。
●1957年在香港逝世。
张永福踪迹

维多利亚街门牌207(靠近马尼拉街)曾经是张永福旧家。数十年后的今天,房子早已拆除,街道面貌也变了样。张永福旧家的那块地,已和其他好几块地段合在一起,变成外形独特的Illuma购物中心。
美芝路105号,就在美芝路与连城街交界处附近,曾经是张永福经营的新长美号布庄。这是张永福父亲张礼留下的生意,原本叫长美号,今天已无迹可循,周围有的是咖啡店和新移民开的四川火锅店。

美芝路327号,就在美芝路与苏丹门交界不远,陈楚楠当时在此开设合春号,经营木材生意。百年后的今天,门牌仍在,店则变成了一家日本料理店,门口挂着日本灯笼。

沿着维多利亚街,走过回教坟场和蓝色回教堂,来到梧槽桥头;这会不会就是当年孙中山站在石堆上激昂演讲、鼓动起义军的地方?
1908年4月底云南河口起义失败,600名义军逃到越南河内,清政府要求引渡回中国杀头,孙中山要求法国当局保住义军性命,法国当局后来同意,但要递解义军出境。结果义军分两批来了新加坡。
吴庆辉说,陈楚楠、张振南负责安顿这些义军,先到拘留所让他们剃头刮脸、换上学生装,然后安排他们住在振南路一个三层楼店屋,以及有可能是设在武吉知马上段的中兴石山公司。
根据张永福的回忆录,其中一名义军死了,送殡队伍浩浩荡荡穿过市区,走到淡水河边停了下来,孙中山站在修路用的小石子堆上演讲。
吴庆辉那天把大家带到梧槽桥头,认为那里有可能是孙中山向送殡队伍发表演讲的地方。

桥北路柏龄大厦的Bata鞋店,一百年前是张永福经营的平民鞋厂总发行所,地址是桥北路119号。
据吴庆辉考证,张永福当时的鞋子生意相当有规模,第二发行所设在禧街19号,第三发行所在桥北路14号。

亚米尼亚街51号是同德书报社旧址。这是当年孙中山倡议,由潮州社群设立的书报社。张永福是潮州人,因此常上那里演讲,宣传革命思想。这一遗址目前是国家文物局的办公室之一。
马里士他路103号是大名鼎鼎小桃园俱乐部所在地。孙中山曾与南洋的革命领袖在此会面,共襄义举。
今天已找不到小桃园的踪迹,旁边的锡兰体育俱乐部是101号,因此吴庆辉推测小桃园已成为马里士他路转入中央高速公路的小支路。
放鹅水榭
是张永福晚年隐居榜鹅的别墅,今天一样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私人公寓、一条宽大马路、一条大水沟,还有一座翠绿的公园(左图),原址对面则有庙宇、寺院和组屋。
张永福曾在《觚园诗集》里留下多首与“放鹅水榭”(也叫滂佛水榭)有关的诗歌,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湖光如镜屋如舟,四面蕉窗一枕浮;这是我人渴木邑,悔教当日觅封侯。”

早报将与总商会出版《辛亥革命百年特辑》。

早报将与总商会出版《辛亥革命百年特辑》
在海峡两岸明年大事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本地华社领导机构和主流媒体将联手出版特辑,以新加坡的视角看辛亥百年,回顾并重新审视新加坡和东南亚华人在这场革命中所扮演角色和所作出的贡献。
明年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刚好是世界华商大会重回新加坡之时,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和《联合早报》因此决定联合呈现《辛亥革命百年特辑》和《世界华商大会特辑》。
中华总商会会长张松声说:“孙中山与晚晴园关系密切,他正式在新加坡组织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社址就设于晚晴园。孙中山也在晚晴园策划了几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及反清革命活动。晚晴园由先人买下后,辗转交到了中华总商会手里,既然我们现在拥有这么珍贵的文化遗产,当然应该趁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好好回顾这段历史。”
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表示,新加坡在辛亥革命的进程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辛亥革命对本地华人社群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新加坡的历史。作为新加坡重要的文化重镇,联合早报在这场辛亥革命百年的检视与回顾中,自然不能缺席,并且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挖掘和探讨,为本地的历史和文化留下更有意义的记录。
《辛亥革命百年特辑》将从新加坡所保留的历史典籍、影像资料、辛亥革命与新加坡历史人物的关联等角度,回视辛亥百年,并从文化、建筑、思想等方面深入分析新加坡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除了以丰富的资料展示孙中山当年与新加坡的渊源、新加坡人对这场革命的态度、新加坡如何成为早期革命者的避难所等之外,特辑也将通过各种旧历史照片、影像等重现当年,并对参与过辛亥革命或与革命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进行梳理和介绍。同时寻访这些人物、包括张永福、陈楚楠、林义顺、尢列、林文庆和其他曾参与这场革命的后人。
为了更全面的报道和整理,本报公开向读者征集有关的新闻线索和资料。如果你的先辈曾为辛亥革命奉献过心力,或是家中收藏着辛亥文物或史料,请与本报联系,与我们分享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帮助我们填补历史空缺和遗漏。请电邮到zbxhd@sph.com.sg或发送短信至:8128-9296。

《联合早报》
(编辑:黄秀茱

他们来自不同的刚果

他们来自不同的刚果
戴健吟 (2011-03-21)
在本地工作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可是,要见到两个刚果人,这机会其实也不多。伊曼纽尔·约卡(Emmanuel Yoka)和里昂·德坎伊(Leon Teganyi)是少数在新工作的刚果人,但前者来自刚果共和国,后者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新汇点》告诉你他们的故事。
  来自刚果共和国的伊曼纽尔·约卡
  有“双文化”背景
伊曼纽尔·约卡(Emmanuel Yoka)是本地少数的刚果人之一,他目前在本地一家跨国公司担任石油市场分析员。他自嘲说:“下班电召德士,因为我的姓是Yoka,德士师傅以为是日本人,见面时会很惊奇地问,你的皮肤怎么是黑色的?”
他说,本地人对非洲人一般还是比较好奇,不过这也有好处,上下班挤地铁时,有些人因为顾着看他,忘记冲进车厢,等于是给他让路。
约卡去年8月被公司调派到新加坡来,上一站是荷兰的海牙。他说:“This is for good!”因为是长期工作合约,除非被派到他处,否则约卡将在这里待一段长时间。
  童年在法国度过
约卡是刚果人,却出生于法国城市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欧洲议会所在地。父母亲年轻时从刚果到法国找生活,所以他的童年主要在法国度过,不过也曾在刚果上过两年小学,后来还在刚果工作三年。父母后来又回到刚果,所以亲人现在多在刚果。现在他长年在外工作,可是每年至少会回刚果一趟。
这里要解释一下,约卡的家乡是刚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ngo),位于非洲中部。根据地理资料:西北与刚果相邻,北部有中非共和国、苏丹,东部有乌干达、卢旺达和坦桑尼亚。没错,毗邻的还有另一个刚果,称为刚果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DRC),本文的另一名受访者里昂·德坎伊(Leon Teganyi),就来自那里。两国的官方语言都是法语。
在欧洲殖民势力进入非洲之前,那里原本只有一个刚果。19世纪,刚果河以东地区被划为比利时所属的殖民地,一度称为扎伊尔(Zaire),后来成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刚果)。而刚果河以西地区则是法属殖民地,1960年获得独立,就是现在的刚果共和国。
在本地非洲人协会遇到五个刚果人

约卡说,提起非洲人,很多人不会先想到像他们这样的专业人士,这印象或许需要改变。

约卡说,在新加坡的刚果人应该不多,他前些时候在本地的非洲人协会遇到五个刚果人,当然有的是来自另一个刚果。
约卡说:“自己虽然不是很长时间生活在非洲,可是却深深体会到与非洲的联系。在法国,人家问你是哪里人,你回答说是法国人,可是因为我是黑人,人家自然会接着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当然就要解释我和刚果的渊源。所以在法国,我觉得自己是刚果人,可是去到刚果,我又会觉得自己是法国人。”
或许因为这“双文化”背景,他觉得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一般法国年青人很不同。他说,一般法国人对老年人都不那么尊敬,可是在非洲文化里,小辈对长辈是很敬重的,而家庭也是价值观的核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以家庭作为考虑的出发点。
约卡的太太也是刚果人,和他一样是在法国长大。他说:“或许在下意识里,我寻找的也是一个类似双文化背景的人。”
谈到对新加坡的适应,很多欧美人所不习惯的热带气候,对约卡来说,却一点也没问题,因为刚果也接近赤道,和新加坡的纬度很相似。
  熟悉的家乡食物——羊角豆
他还特别兴奋地说,这里有他熟悉的家乡食物。记者以为本地有刚果餐厅,问他在哪里?约卡说,据他所知,本地应该没有刚果餐厅,可是这里有羊角豆!
他说,羊角豆是刚果人的重要食材,他的太太现在就经常买羊角豆做菜。他很高兴这里有自己熟悉的食物,还有炸香蕉,也很有家乡味道。而同事也经常表示对刚果菜肴的好奇,他就不时在家里招待朋友进餐。
因为求学及工作的关系,约卡曾在不同国家居住,包括英国和美国,很习惯不同的环境。他觉得在新加坡很有被宠坏的感觉,因为这里服务水平高,比如他的的专业准证,一下子就办出来,一站式的,类似申请如果在法国或荷兰,肯定得花不少时间;加上他的工作语言是英语,语言上毫无障碍。
倒是太太有适应的问题,因为她只说法语和刚果话,所以目前加紧学英语,希望赶快学好,就能在本地工作。
  非洲人和美国黑人在文化上大不同
约卡说,根据他的接触,接下来应该会有更多来自非洲的专业人士来新加坡工作,因为亚洲目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很多跨国公司都来拓展业务。
但是约卡觉得,这里对非洲的了解不多,学校似乎并没有教非洲的历史地理,而且大家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美国黑人比较多,看到黑人时,很容易先把他们当成是美国黑人。他强调说,非洲人和美国黑人在文化上其实很不同。
亚洲文明博物馆正举行“刚果河——中非艺术展”,展出两个刚果以及加蓬共和国的传统艺术品。同一展览,约卡去年在法国看过一次,这次在新加坡又去看了一次。他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向更多人介绍非洲。尤其让他觉得亲切的是,在展览中,还看到属于他母亲部族的传统面具。
约卡说,当代非洲其实有两个部分,一是很古老的部分,那些在纪录片中常见到传统文化,另一个是很现代摩登的非洲。

德坎伊说,非洲并没有媒体上所塑造的那么糟糕,不是到处战乱,还是有可安居乐业的地区。

“提起非洲人,很多人不会先想到像我们这样的专业人士,这印象或许需要改变。可是另一方面,我们这些现代的非洲人,和传统文化还是很贴近的,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比如亲人过世,我们都会举行非常传统的仪式。”
  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里昂·德坎伊
  商业发展蓝图里有家乡这一块
47岁的里昂·德坎伊来自民主刚果,来新加坡快三年了。他从事电脑资讯咨询工作,参与一个跨国公司的电脑软件系统项目,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来到这里,预计整个项目需五年时间完成。
德坎伊说,两星期前,他刚在本地注册成立了一家电脑资讯咨询公司,所以他目前考虑的,就不只是剩下的三年工作合约而已。他也在积极准备申请成为本地永久居民。
他很认真的说:“从新加坡的角度来看,我在这里待了两年多,如果还没有申请永久居留,是不是意味着我对这地方没兴趣,也没有什么承诺?成为永久居民,税务上当然有好处,可是最重要的,是公司在这里是不是有所发展。”
两年多前德坎伊接到参加项目的邀请时,对新加坡的了解可说是少之又少。他说:“我当然知道有新加坡这个国家,也知道它在哪里,其他却一无所知。当时上网查询了一下,很快就决定要过来。我之前只去过香港度假,严格来说,这是第一次到亚洲来。”
所以,现在决定在这里成立公司,打算长远发展,这改变确实不小。
  出生于教育办得最好的地区
德坎伊出生于民主刚果(前称扎伊尔)的东部,那里虽然有很多冲突,却也是民主刚果教育办得最好的地区。他大学本科修的是会计,工作后逐渐进入金融软件系统领域。
他目前是以“个体户”身份参加本地的这个电脑系统项目,那是一个跨国的财务电脑系统,以新加坡为中心,工作组里有来自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专才,大家各有所长。这类跨国合作,工作密度和强度非常高,一般上是上午9时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大家见面就是工作工作,完全没时间社交闲聊。
他说,第一次来到新加坡,他也像许多人一样地“wow!”了出来:“自己的国家独立时间和新加坡接近,可是看到这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设得这么好,交出亮丽的成绩,相比之下,感触很多。刚果有更多自然资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两年的工作,德坎伊逐渐熟悉这里的环境,觉得这里的商业环境很有组织,结构完善,治安又好,对知识产权也很重视,所以决定在此成立公司。他的家人目前还在刚果,太太则不时两地跑。他说,等公司的计划具体落实,或许家人会在今年中搬过来长住。
  亚洲人给人印象是友善
第一次在亚洲城市居住,他觉得亚洲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友善,愿意相助。他说,在非洲,或许因为长久战争动乱,人们之间不太容易互信。
不过他也补充说,非洲并没有媒体上所塑造的那么糟糕,不是到处战乱,还是有可安居乐业的地区。“我的理解是,对非洲人来说,如果基本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其他方面就很难有所要求。非洲大陆的贫穷,的确是大问题。”
远离家乡,德坎伊其实还是挂念着刚果,在他的商业发展蓝图里,就有家乡这一块。他希望公司在这里有好的发展,或许有一天,也能把一些合作项目带回去刚果,“我的国家需要很多的协助”。他也希望更多本地人对非洲国家有多些了解,积极去发掘非洲的经济潜能。
配合“刚果河——中非艺术展”,亚洲文明博物馆将在3月26日及27日,中午12时至下午5时,举行“美妙非洲”(Amazing Africa)的免费活动,包括来自非洲的歌舞表演,本地非洲人社群也将呈献服装秀。入场免费。
《联合早报》
(编辑:叶文祺

从缅北乡村走出来 缅甸男子在新完成心愿

从缅北乡村走出来 缅甸男子在新完成心愿
萨娜(特约) (2011-01-31)
已经晚上八九点钟,李国跃终于从工作的外岛回到新加坡。
从巴西班让码头,他需要转换两趟巴士或地铁,再步行一小段路才到家,需要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他只想尽快回家,冲完凉,然后舒舒服服地倒在那张尽管窄小却还舒适的单人床上。他的工作地点在外岛炼油厂,每天天还黑着,数着星星出门,晚上通常9点多,顶着月亮回来。
至今保留明显的祖父家乡口音
40多岁的李国跃是电器安装维修工程师,在工地忙来忙去,从早到晚加上路上通勤时间,每天超过14个小时。这算不算是份艰辛的工作?也许是吧,可是在李国跃看来,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重要的是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再也不必为街头暴乱而担心害怕,不必为货币贬值而焦虑烦躁,也不必为社会动荡和工作前途而郁闷痛苦。他甚至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他已经心想事成了。
从缅甸北部一个贫穷乡村走出来,谁能够想到他今天在新加坡做一份技术工作?
这名出生在缅甸北部的第三代华人,至今还保留明显的祖父家乡口音。祖父是浙江嘉兴人,当年随国民党政府军作为远征军入境缅甸作战。战争结束,爷爷留在当地做起小生意,再也没有回去嘉兴;国跃的父亲出生在缅北,也没有回过嘉兴。李国跃就是这样的缅甸华人第三代。
80年代中,中国改革开放,云南边境通关不再是困难事,他就获得一张“回乡证”,只身到浙江嘉兴,在当地一家企业找到临时工作,居然还做了好几年。
自学理发手艺
那时,他做的也是电器方面的技术工作,可是他不喜欢那份薪水,于是自学理发手艺。他发现这个在别人头顶上施展技艺的工匠活,有某种艺术创作的快感,当然报酬也比在工厂的工作来得可观。最重要的是,他可以骑着那辆旧凤凰自行车在城乡之间跑来跑去,自由自在,半个下午就可以赚14元人民币,而那时他出满勤也不过拿到120元人民币。
在爷爷的故乡兜兜转转七年之久,他发现那里天气好,季节分明,水乡泽国,可是却渐渐不适应,开始想家,想缅甸,觉得缅甸才是他的故乡。
也难怪,在嘉兴,祖辈亲人相继过世,那里没有亲朋好友,他的存在成为可有可无,他找不到和当地人的一点维系。
他想起奶奶的家乡。奶奶是当地缅北的傣族,小时候他跟随父母到奶奶家的村落过泼水节,那是傣族人的新年。他想起母亲的家乡,母亲家在腊戍,外祖父母从云南过境迁徙到那里,他们总是说他们是云南人,爱吃口味很重的云南小吃。他想起童年读过的课本,那些由33个单字发音,有复杂高低音的缅语,他有时候错乱在语言里,也就错乱在不同文化里。最后,他决定还是回去缅甸。

爷爷奶奶父母去世后,李国跃已把新加坡当作是自己的家。

在仰光国际学校当华文教师
开弓没有回头的箭,生命就是单行线,当他从浙江回到缅甸,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正由东南沿海向北向内地轰轰烈烈延伸发展,浙江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而缅甸从80年代开始,政府也实行改革开放,可是,在缅甸乡村有超过一半的儿童没有饭吃,超过70%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
他决定去到缅甸首都仰光,找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国际学校华文教师的工作,全校学生多达1800名,他的月薪可达到180美元,这在仰光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因为比普通公务员高出六七倍。
他努力学习英文,以便更好地在国际学校教书。后来,他又在仰光一家日本人开设的五星级酒店担任会计工作,为此,他花了一年时间考取LCCI会计二级文凭。
李国跃相信,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无奈的是,他拼尽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总是在别处,不是在缅甸。
那一年,他把多年积蓄买了一串厚重的金项链;这金项链实在过于粗重,看来也十分耀眼,让他很为难,不知道要放在哪里是好?放在家里,担心某天被人破门而入抢走;挂在脖子上,更加不敢,这样招摇一定会带来杀身之祸。
不过,三个月后,缅币剧烈贬值,让他暗自庆幸,因为他终于有这条粗重耀眼的金项链作家当,保住多年辛苦存下的积蓄。
不要继续贫穷下去是唯一信念
自从离开自己出生的缅北山上小镇,这么多年来,他已经很少回去那里,支撑他在外拼搏的唯一信念,就是不要继续贫穷下去,要过上好的生活,还有就是祖父闯荡异乡的精神。
贫穷对他似乎是无法摆脱的宿命,无论是在缅北华人举办的学校担当教职,还是在大城市仰光外国大使馆举办的国际学校担当唯一的华文老师,为此他不断提升自己,勤恳努力地工作,可是薪水永远只是100多美金。而究竟是拿美金还是换成缅币,随着汇率的起伏,心也不由得起伏不定。
他说,缅甸的宗教强盛,一些人民会以为贫穷是理所当然的,而他却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他开始向往新加坡。
他通过中介,用尽全部积蓄作中介费,非常幸运地找到本地炼油厂负责电器维修的工作。他有缅甸大学文凭,庆幸自己不是以劳工身份,而是以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在本地工作。
他没想到这里吃的住的包括公共设施、商铺交通等,都如此方便,他觉得自己已经心想事成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巩固英文,努力提升自己,适应新生活。
自己就像一片浮萍
李国跃来新加坡快一年了,他说多半不再回缅甸了,因为在过去十多年里,他已经从缅北到南部辗转很多城市乡村,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留住他。而中国浙江,他对那里的心理距离更遥远了,如今父母都不在,唯一的妹妹也因为相距遥远而鲜有联系,听说她换了身份,嫁给浙江人回浙江老家了。
自从爷爷奶奶父母相继去世,如果说还有什么会让他感到伤心的,就是他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是一件渺茫的事,就像一片浮萍,精神无依无着。
所以,他会把新加坡当作是自己的家。他笑说,也许会在新加坡找到对象,在这里结婚生子,“那新加坡就真的是我的家了”。
《联合早报》
(编辑:梁嘉芪)

绕过半个地球 老外‘园丁’ 与花园城市结缘

绕过半个地球 老外‘园丁’ 与花园城市结缘
陈能端 (2011-01-24)
虽然新加坡没有四季之分,但春节临近的脚步应该已经让大家感觉处处春暖花开。你我虽然都在这个花园城市中生活,却常常把身边的美景当成理所当然,忘记花草树木也要有人细心照料。在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团队当中,默默推动本地绿色事业除了国人以外,还有不少“外援”专家。
  《新汇点》本期访问了公园局三名职务和人生经历迥异的永久居民,了解他们为何在走了地球半个圈之后,仍然决定在这里服务、生活、落脚,推动这里的绿色事业。

公园局道路景观处处长西门·尊龙珉在异乡推动绿色事业30载仍对工作充满热忱。

Simon Longman:要成为花园城市的一分子
关注本地新闻的读者对国家公园局道路景观处处长西门·尊龙珉(Simon Longman,54岁)的名字应该不陌生。即使不熟,看到他的照片也肯定有印象。这名出身于英国曼彻斯特的老外,在新加坡居住超过30年,负责照料狮城130万棵树。只要是和树有关的事,通常都由他代表官方发言,所以媒体给他取了个特别绰号,称他为“绿色大管家”。
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新加坡这个高度城市化的岛国缺乏原始森林和自然环境,对喜欢与树为伍的人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不过,西门与新加坡的缘分,似乎一早就有迹可寻。
从小对树林抱着极大热忱
西门的父亲艾伦·尊龙珉(Alan Longman)博士是森林学专家。艾伦从威尔士班戈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时,西门只有两岁。艾伦先后到西非的塞拉利昂(Sierra Leone)、加纳、尼日利亚,以及欧洲的捷克斯洛伐克任大学讲师,带着家眷东奔西跑,西门12岁回到苏格兰之前已经习惯热带生活,更对关于树林的一切抱着极大的热忱。
1978年,西门考获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环境科学学位。当时英国面临高失业率,他无法在家乡找到适合工作,通过义务机构牵线,到马来西亚彭亨州森林局工作,负责与马来半岛原住民(Orang Asli)共同推展设立野生观景棚的计划。
原住民一句英语都不会讲,西门与他们共处才短短6周就学会说马来语。当记者问他是否还能讲马来语,他好奇地回应:“当然。语言技能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失去呢?”
西门后来转到沙拉越森林局工作,并遇见一名令他一见倾心的达雅族(Dayak)女子。这女子后来成了他的妻子,还为他生了五个孩子。和沙拉越森林局的合约约满后,西门便以加入新加坡园林及康乐设施局(国家公园局前身)为目标。
西门说:“新加坡那时面对快速发展的压力,但当局没有忽略绿化工作。可以看到他们发展公园,保护树木,积极迈向花园城市的愿景。我很希望成为这成功故事中的一分子。”
西门1980年加入园林及康乐设施局,陆续担任多个职位,包括园艺监理、东海岸负责人、西区助理专员等。不同职务有不同挑战。比如说,园艺监理负责管理道路旁的树木,西门就解释说,树木像人一样,生长在不同的地点就有不同的需要,和公园里的树木相比,道路旁的树需要更多的护理。
在西门看来,管理东海岸时最大的难题是如何保持环境清洁,因为乱丢垃圾的问题不轻。他说:“还记得每逢过了周末,清理出来的垃圾堆满8辆罗厘这么多。我才真正意识到,clean and green(清洁与绿化)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多留意宝贵的绿色遗产
由于西区的住屋发展较慢,那里的老树也比其他地点来得多。不少老树是殖民地时期栽种的,当时的树龄介于80岁至100多岁。接任西区助理专员后,如何为老树提供恰当、及时的护理,成为了西门主要的工作。听他列举了种满老树的路段,如大威路(Dalvey Road)、康乐通道(Connaught Drive)等,记者惊觉自己虽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却从不曾真正留意过身旁景物。或许西门看见了记者的尴尬,好气地反问:“你没有注意过这些老树吗?这都是新加坡的宝贵遗产,应该多留意的。”
1997年,园林及康乐设施局正式改名为国家公园局,成为法定机构。西门成为路景观处处长之前还担任过北区与东区处长。他坦言,新加坡已经达到了花园城市的目标,要维持这样的家园就要多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绿化工作,让他们感觉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因为这个原因,公园局近年来推出了不少民众项目,包括“锦簇社区”计划。
推动异乡绿色事业30载,西门仍对工作充满热忱。他说:“我坚信绿化和新加坡长远的生存有直接关系。当越来越多人在环境局的推动下,变得更有绿色意识,就是我最大的满足感。”

文森·科塞向记者介绍公园局发展管理部如何将“生态调节沟”(Bioswale)的概念融入停车场设计,让植物和水泥装置完美结合。

Vincent Cossé:为理想奋斗更快乐
如果说尊龙珉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公园局法籍发展管理部主任文森·科塞(Vincent Cossé,45岁)的故事也毫不逊色。
文森的第一份大学文凭是工商管理硕士,和植物完全没关系,很难想象他为何会选择一份和花草树木有关的职业。不过,文森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很喜欢热带植物。这是因为家乡在法国西部的诺曼底,当地的沿海气候和地中海类似,有许多热带植物。文森的父母时常乘周末和假期带孩子到海边,他因此对这些艳丽夺目的植物产生浓厚兴趣。
推展环保事业
文森起初的想法是借助工商管理知识推展国际环保事业,于是在1988年毕业后,受雇于一家欧洲跨国企业,负责到非洲科特迪瓦(Cote d'Ivoire)开设甘蔗蒸馏工厂。工厂渐上轨道后,他决定回国,加入了旺代(Vendeé)区域政府的发展部门。90年代初期,旺代是法国境内第二大热门旅游地,他除了策划旅游项目,还监督这个靠海地区的生态保护工程。但他渐渐发现,这工作并不符合他的理想。为了更直接与植物接触,文森决定重返校园,修读园艺与观景设计硕士学位。
取得第二份文凭后,他在法国南部开设了自己的园艺观景设计公司,客户主要是富商或社会名流。谈到当时业务蒸蒸日上的情景,文森举例说:“我接的项目多数在法国或西班牙。客户购买几公顷的地,吩咐我一年后要把那里改造成充满热带情调的公园或类似私人度假胜地的地方,花费没限制。”
观景设计须考虑基本设施
过了一阵子,为个人服务的工作形式无法带给他满足。他希望为更广大的社群服务,所以决定来新,并在2006年加入公园局。文森说:“我的父亲因为工作时常往来新加坡,哥哥也在这里工作,我对新加坡不陌生。感觉新加坡有别于其他城市,这里有意识地推动环境政策,绿化意志坚定,所以就来了。”
有些人或许认为,观景设计纯粹是各种植物如何摆放的美学,但其中的学问可复杂了。公园除了要有美观植物,还要有基本设施,如供电、停车场、厕所等,观景设计师必须考虑这些元素。新加坡公园局的理念是尽量在发展的同时,尊重和保持环境原貌,任何项目都考验观景设计师解决问题的创意。
文森经手过较得意的重新规划项目是植物园那森路入口区计划。那里需要铺设道路疏导交通,路面却是自然的山谷形状,高低处有流水和植物。为了不切断水道,破坏低处植物吸收水分的自然流程,公园局特把环绕交叉路(roundabout)抬高建造。现在经过那里可见路旁一侧是美丽水景,另一侧是葱绿树群,水泥装置和大自然完美契合。
文森还向记者举出不少工作实例,语气中尽显对工作的喜爱和骄傲。记者很好奇也很市侩地问他,以前开公司为百万富翁服务一定有更高的收入,现在的薪金究竟减了多少。文森沉默了一会,很绅士地说:“难道你不觉得为理想奋斗更快乐吗?”

亚娜目前的研究对象是东南亚的生姜品种。

Jana Leong-Skornicková:不是“本地姜”却更懂本地姜
亚娜·梁·什科尔尼奇科娃(Jana Leong-Skornicková,35岁)并非“本地姜”,但她对本地姜的认识远远超过一般国人。
亚娜原籍东欧的捷克,而她与另外两名受访者一样,从小就喜欢接触大自然,还特别喜欢热带植物——姜,所以10岁便有有意识地朝植物学家的理想迈进。2000年开始博士课程后,她决定到印度进行研究。隔年,她在印度尼西亚参与纪录片制作时,遇见她未来的丈夫。亚娜调皮地说:“我遇到了一个心肠好的帅哥,而他恰巧是新加坡人。”
与丈夫邂逅如偶像剧情节
幽默的亚娜笑言自己和梁富康(48岁)的邂逅很像偶像剧情节。他们两人原本想乘搭公车到机场,抵达车站时,刚好错过公车。等车的短短60分钟,为两个语言不通的陌生人巧妙地搭起缘分之桥。他们到机场后各分东西,却通过互联网保持联络,这段远距离恋情也慢慢萌芽。
确定梁富康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对象后,他们在2006年共结连理。婚后不到两星期,她正式加入国家公园局,担任植物园的高级研究员。亚娜说:“我不在印度采集资料时,大部分时间会在新加坡写博士论文,所以婚前就时常在植物园的标本馆‘出没’。成为研究员时,有些同事惊奇地问我‘你不是perm staff meh?’(正式员工的意思)”
作为研究员,亚娜的工作范围很广。她目前的研究对象是东南亚的生姜品种,所以时常到越南、柬埔寨的森林区搜集样本。回到新加坡,她会和植物园姜园(Ginger Garden)共同负责园内应培育哪些植物种类。她的另一研究领域是如何有效保育本地生姜品种。新加坡原有26种生姜品种,11类已绝种,其余的也面临绝迹的威胁。
亚娜说:“姜是低地热带森林最常见的植物之一,如果悄悄消失,就表示生态出了很大问题。”
对亚娜而言,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是十分开心的。她举例说,当她向机构里的其他单位发电邮,询问有没有人想在公园内尝试栽种某种生姜品种时,往往会接到许多正面反馈。这让亚娜深感公园局员工对绿色事业充满责任感。另外,她和丈夫2009年迎来了女儿梁美姜的诞生,恩爱的夫妻生活更增添了乐趣。
《联合早报》
(编辑:梁嘉芪)